【摘要】法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多种途径和多个方面,其中最重要和最根本的环节是开设系统的法治课程。对初中道德与法治和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法治教育的内容进行分析,发现两学段法治教育衔接目标设定的系统性、内容构建的梯度性、教学方法的贴合度有待提升。因此,要对初高中法治教育进行有效衔接,需要明确目标层次、重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最终提高法治教育实效。 【关键词】思政课;法治教育;教学路径 法治
随着新课标颁布,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更新教学理念,改进语法教学策略,但目前的语法教学,尤其是初三语法复习课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脱离语境机械操练,导致学生缺乏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语法的能力;复习内容枯燥且缺乏深度,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及学习感受,难以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和迁移创新能力。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课堂将有效解决以上问题,主题为语言学习和课程育人提供语境范畴,情境创设能够让学生在体验、感受和活动中逐步整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下文简称“新课标”)要求,教师在初中英语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为教师,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适应学生发展需要,依托“主题”“单元”等概念将英语教材各板块的重点知识相结合,构建教学体系,进而达到教学目标。因此,基于新课标,笔者结合教学实践选择合适的阅读素材,从大单元情境主题出发,实施从理解到应用、从分析到评价层层递进
将主题意义探究运用于中考复习课堂,即围绕《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下的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主题范畴下的子主题,选取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并能够体现时代特色,反映社会新发展、科技新成果的语篇素材,开展一系列语言、文化和思维学习活动,逐步构建和生成深层认知、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判断。这一过程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因此,基于主
面对新时代提高全体国民素质的新要求,为适应新时期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技术技能人才的新需求,当前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着不适应和急需改进之处,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属性需要进一步加强,在职业教育大发展的形势下,应抓住机遇,及时探索改革。 一、改革的背景 职业教育为社会生产、服务一线培养专业技术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就业市场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语文教学已不能适应职教
1.要有与课堂教学深度结合的作业设计。为了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应深度结合课堂教学,并相互配合。同时,教师的作业设计应在一定程度上延伸和拓展课堂内容,协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增强他们的应用能力。 2.要有能够激发学生深度思考的作业设计。教师通过作业设计,能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所学知识,并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样的问题可以是开放性的,需要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索,而不仅
项目化学习是一种注重学生实践活动、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对与学科或跨学科有关的驱动性问题进行深入持续的探究,在调动所有知识、能力、品质等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形成公开成果的过程中,形成对核心知识和学习历程的深刻理解,并能够在新情境中迁移运用。项目化学习注重提炼核心概念,以核心概念统整单元教学,有利于学生形成整体的、全面的、结构化的知识体系;项目化学习要求设计指向核心概念
1.优化课程内容组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要以学习任务群来组织与呈现课程内容,还按照日常生活、文学体验、跨学科学习三类语言文字运用情境,整合相关语文实践活动来描述学生学业质量的水平。可见,“双减”视角下着眼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一体化课堂可采用学习任务群的方式,并结合三类语用情境来组织与呈现课程内容,以确保学生在校内课内学好学足;而“特定学习主题”则要依据、指向学业质量标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要强化情境设计与问题提出,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逐步发展核心素养。创造一个好的数学情境,能够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让学生的大脑处于非常活跃的状态,从而把现实生活和数学学习连接起来,把具体的形象和一般的概念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数学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 一、创设问题情境时存在的误区 1.偏离主题,认为创设情境只是为
一、问题驱动,激发高阶思维动机 高阶思维的发生需要问题的驱动。好的问题能诱发深刻的数学思考,是高阶思维的根基。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问题对学生思维发展的促进作用,关注问题的典型性、生长性及学生的思维过程,重视他们思考的路径、方法与策略,让其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问题并用数学的语言加以表达与解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重视核心问题的设计,又要重视问题链的设计,让学生的思维在对问题链的探究中“浅入深出”
很多初中成绩优异的学生被高中录取后,对高中生活充满期待。然而,当他们进入高中后,第一次考试特别是数学考试的成绩与初中相比多数会出现断崖式下降,这对学生学习自信心的打击很大。因此,教师应分析研究初高中数学学习方法的异同,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从而实现初高中数学学习的顺利过渡。 一、正视初高中学段的差异 (一)教材编排“脱节”,导致部分学习内容出现断层 1.初中只要求对二次项系数为“1
1.形式多样。由于史料类型众多,教师呈现史料时不能只关注文献史料,还可以使用照片、地图和音像等史料,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生动性。比如,讲授《中外历史纲要(下)》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时,将奥匈帝国作曲家德沃夏克于19世纪90年代在美国创作的《新大陆交响曲》的乐队演奏片段作为导入,并仿照交响曲的通常结构,将这节课分为“奏鸣曲——行稳致远的起锚”“变奏曲——筚路蓝缕的征途”和“回旋曲——渐行
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备考复习的关键时期,学生面临着大量需要记忆和深入理解的知识点。同时,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命题迎来了深刻变革。以2023年云南省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第27题为例,该题要求学生围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这一主题撰写一篇历史小短文。题目所提供的材料类型丰富多样,包括图片材料、文献摘录和数据统计,覆盖统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五单元、第六单元、第七单元和统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关键
统编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二篇课文是作家施雁冰的《方帽子店》,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承接的前一篇精读课文是《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本篇课文同样体现出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有趣的故事”,讲述了方帽子店的主人不知变通,最后方帽子成为古董的故事。故事中有很多让人意想不到的地方,所以,在本课课题下方编者列出阅读要求:默读课文,说说故事中的哪部分内容是你最意想不到的,再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部分。这一要求既立足于
教师应重建新的化学史料观,立足教材并超越教材,学会以多元视角挖掘并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呈现。挖掘化学史资源,可从多种渠道入手,如《淮南子》《梦溪笔谈》《天工开物》等传统古籍,《国家宝藏》《本草中国》《考古公开课》《门捷列夫很忙》等影视节目,《大学化学》《化学教育》《化学教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等学科期刊,《化学简史》《化学史话》《化学之书》《元素的故事》等专业图书,以及人物传记、地方志、纪念馆等多种
【摘要】以大班“农产品展销会筹备”活动为例,分析依托乡村资源开展幼儿园美工教育的策略。教师需要加大对乡村资源的关注力度,引导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作,带领幼儿感知更多细节,为幼儿创意表达奠定基础;多维度刺激幼儿的感官,激发幼儿的自主探究欲望。 【关键词】“活教育”;乡村资源;艺术表达;细节观察 乡村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绿水青山在为幼儿提供形式美感知的同时,也提供了艺术感知和创造的材料。因此
幼儿教育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幼儿对学习的感观与接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在幼儿教育阶段显得更加重要。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幼儿教育有效渗透,值得幼儿教师深入研究探讨,可提高幼儿的文化素养和文化意识。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幼儿教育的融合 (一)增强幼儿文化认同感 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幼儿教育的融合,就要使幼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由宏观逐步转向微观。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幼儿
为了能更好发挥化学史对素养落地的重要作用,以化学史为真实情境的教学应遵循“真实性、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和具有教育价值”的设计理念,并构建以化学史为真实情境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模型:通过研读课标,设计教学目标,然后再现化学史和挖掘化学史情境,并在此基础上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实验验证,如果实验验证成功,则建构模型,如果不成功,则继续设计问题探究,直到实验成功,最后设计评价。 知识具有情境性,即知识
作业设计是语文教学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有效的作业设计一方面能够巩固提升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能够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据此调整和优化教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求作业的设计也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单元为整体设计作业,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性发展,更加契合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特点,能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巩固知识、锻炼思维、提升能力,推动语文学科教育朝
一、课例 片段一:课题引入——“世界是椭圆的”。 (教师通过PPT演示行星绕太阳转动的动图) 师:各位同学,大家看到的这个图片呈现了什么?看得出来吗? 生1:行星绕太阳运转。 师:由于行星绕太阳运行的空间轨道近似于一个美丽的椭圆,“地日系统”至今仍在相对稳定地运行。这对于人类来讲,该不该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 如果某一天“地日系统”不再稳定运行,可能就是世界末日了(同学们笑)。因此,从
“种群的数量特征”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第1章第1节,是学生在学习了个体生命活动稳态与调节机制的层面上,从个体研究水平向群体研究水平的重要过渡,是后续群落、生态系统及生物圈学习的开篇,对培养学生认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级和形成生命观念具有重要意义。从一线教学实践出发,打磨“种群的数量特征”教学设计,驱动学生深度参与学习过程,促使学生深度学习,培养其生物学学科素养。 一、情景
一、试题呈现 (2023年云南中考第23题)如图1,BC是☉O的直径,A是☉O上异于B,C的点。☉O外的点E在射线CB上,直线EA与CD垂直,垂足为D,且DA·AC=DC·AB。设△ABE的面积为S1,△ACD的面积为S2。 (1)判断直线EA与☉O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若BC=BE,S2=mS1,求常数m的值。 二、解法探究 第(1)问:证切线。 解题视角:必不可少的三
大读写单元教学是“以真实体验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统整单元教学的教学新样态。 1.统整性。大读写单元教学创建了“一核统整”的理念系统,提出了“以终为始,以单元习作目标为核心,以真实体验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统整单元教学”的“真读写”“大读写”“全读写”理论主张,旨在有效破解学生读写假、散、单等语文教学的老大难问题。有了单元习作这个统整整个单元教学的“核”,单元教学不再是点状的、零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学生从情境中发现和提炼问题,对问题的可能答案做出假设,并根据问题情境运用已有知识制订探究计划,选择符合情境要求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获取客观、真实的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形成关于物理规律的结论。2023年全国乙卷17题素材来源于学科实验情境,引导教学关注教材,做好做深演示实验,着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和能力分析与处理数据解决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展开,农村中小学在高效课堂构建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众多教师已经树立了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教育理念。教师的角色开始逐步发生转变,开始在课堂教学中关注“三维”目标的达成,注重师生之间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强调学生自己去感悟与体验……然而,要想完成实质性的转变,使教师由“课堂的主宰者”转变为“师生平等对话中的首席”,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一、农村中小学高效课堂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
课题研究是教师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有效手段,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效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幼儿教师正确认识课题研究特点和价值,规范和实施好选择课题、申报课题、开题论证、实施课题研究、课题结题及推广应用研究成果等步骤,可确保课题研究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发挥好课题研究的效益。 一、课题研究的特点 作为幼儿教师,其课题研究是指针对教育教学实践中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或难题,以教育基本原理为依据,开展有目的、
一是聚焦行为习惯,建立多元化课程评价。充分挖掘一日生活中的教育价值,幼儿能做的事让幼儿自己做,通过开展每日幼儿绘本故事分享、每周劳动系列活动,帮助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二是聚焦基础领域课程,构建个性化课程评价为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要,幼儿园先后构建了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的音乐、科学探究类拓展课程。个性化的学习活动,激发了幼儿的潜能,促进了幼儿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三是聚焦自主游戏,构建生成性游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