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新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时代价值及实践意义,它彰显了党的文化战略与教育导向,引领社会主义接班人更好担负新的文化使命。二者的实践融合途径包括教材融入、课堂教育及日常生活的渗透,这不仅能够深化学生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解,还可以引导他们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1
摘 要:将“第二个结合”活用到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是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贯彻践行。中国政治思想史课程富含优秀的传统政治文化思想,与“第二个结合”有一定的联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诸如天下为公、民为邦本、讲信修睦等十个价值,是“第二个结合”指导中国政治思想史课程思政建设的着力点,也是中国政治思想史课程思政反哺“第二个结合”的榫合之处,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予以指导,实现二者的融会贯通。 关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与创新的重要论述体现出超卓而深邃的教育创新思想,展现出巨大的理论指导力与实践引领力,为高等教育创新指明了前进方向,更为高校外语教育微创新提供了有益启示。作为高等教育创新的缩影,高校外语教育微创新旨在以教育教学改革的“小支点”撬动学生发展的“大杠杆”。高校外语教育微创新应遵循专业性原则、对象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和方向性原则,同时采取一系列相应策略,以使微小创新获得较大
摘 要:全日制专业硕士的教育层次和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是两类不同的研究生培养类型。文章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抽样调查近年来哈尔滨工业大学数学学院的部分毕业研究生个性化发展培养现状,提出了个性化的培养措施,以此明确区分两类硕士的培养目标、知识与素养、培养方式与环节、学术与实践成果这四个维度,从而进行多元评价体系的实践,更好地适应研究生个性化发展,为高校采取差异化的培养和评价提
摘 要:从新文科的概念、特点以及建设的背景入手,在分析了新文科建设的动因、建设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我国新文科建设所面临的困境。当前,我国新文科建设面临教育体制和课程设置的障碍、师资队伍和教学资源的不足、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和综合能力培养的挑战。改革教育体制和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资源支持,创新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和综合能力培养模式是破解新文科建设困境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摘 要:实现涉农高校与乡村振兴深度嵌合既是促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涉农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必 然要求。从理论逻辑来看,两者存在以主体共通性、内容耦合性、价值协同性和功能互构性为表征的嵌合性关系。从现实逻辑来看,当前涉农高校服务乡村振兴主要存在教育理念失衡错位、行为场域单兵突进、服务机制尚未完善、服务领域单一拘囿和多元主体各自为阵五大困境。未来应锚定现实掣肘,以理念嵌合为定位,以场域嵌合
摘 要:从宏观历史发展脉络来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了三个主要时期,即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和新时代。改革开放前以“政治团结、兼顾生产”为总体特征,改革开放后以“经济为主、科学推进”为总体特征。新时代,随着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和物质财富的不断丰富,内在的道德价值和文化精神逐渐成为一个重要议题并凸显出来,影响着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和文明进程。基于这一背景,“立德树人、三全育人”逐渐成为一个时
摘 要:数字化时代,大学生的网络闲逛行为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并逐渐形成了一种“摸鱼文化”。聚焦大学生网络闲逛行为,探究其对自身学业成绩的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网络闲逛行为一方面可以通过增加恢复体验来提升学业成绩,但是另一方面也可能因为加剧学习倦怠降低学业成绩。文章将基于资源保存理论探究数字化时代大学生网络闲逛行为对学业成绩的“双刃剑”作用机制及其边界条件,提出多重任务趋向对于治理大学
摘 要:导学关系作为研究生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涉及知识传授、学术指导、情感支持及伦理道德等多个层面。导师与研究生之间普遍存在隐性冲突。隐性冲突作为一种非公开、间接的对抗,因其非行为性、复杂性、持续性和累积性而难以通过言语交流解决。表达性艺术治疗技术具有非传统言语性表达的优势和自由表达的非逻辑性优势,基于该技术构建心理课程、融入团体辅导、支持朋辈互助,可以提升导生解决隐性冲突能力、增进导生双方
摘 要:全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当前,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思想认识不统一,工作机制不健全,教学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文章通过优化协同育人格局、强化多维课堂联动、发挥课程育人功能三个维度,一体推进“三进”支撑体系、课程体系、课堂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三进
摘 要: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颁布后,高校教师评价仍存在指标化现象盛行,师德评价未能有效实施,评价内容片面性,分类评价难以促进教师分类发展等难点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高校应进一步确立专业发展为主、绩效问责为辅的评价取向;开展多元评价,提升师德评价的成效;坚持差异化评价,推动教师分类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教师评价;难点问题;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摘 要: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高校培养大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制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质量评价体系,是取得预期培养效果的保障。文章分析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教育机制的内涵,阐述了质量评价体系建设的目标,并从五个维度构建育人评价体系,推动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体系的形成,为实现“双一流”专业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依据和指导方向。 关键词: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摘 要: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是职业院校深化产教融合、与企业协同育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载体。文章运用CIPP模型,从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建设背景、投入、过程、产出4个维度,构建以4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为核心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浙江交通技师学院轨道交通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为例,探索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绩效提升策略,以期为职业院校客观评价、规范发展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提供借鉴。
摘 要: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愈加重要,这不仅是提升学习效果的重要基础,更是培养终身学习者和创新性人才的必然要求。根据自我决定理论,当学习者的自主感、胜任感和归属感三种基本心理需要得到满足时,其自主动机和自主学习行为会被激发。在此基础上,文章探索了数字教育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行为形成的路径和策略,并从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及学校支持等方面提出了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关
摘 要:涉农专业在国家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培养的人才为国家的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因此一流本科建设对于涉农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涉农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具有自身的特点和发展变化规律,随着新农科的发展,如何针对农业专业的特点,培养出高素质的涉农人才,成为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文章旨在探索一流本科背景下涉农专业培养新模式,以适应农业产业的发展需求和人才市场的需求。 关键词:一流本科;涉农专
摘 要:探讨如何将CDIO(以工程实践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和OBE(基于产出导向的教育模式)二者融合引入文科专业教学中,并以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Python数据采集与分析”课程为实例进行具体讨论。分析了传统文科专业教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如知识体系框架的相对固化和知识端到能力端的转换渠道不畅通等,结合CDIO和OBE,以“Python数据采集与分析”课程单元教学为例,探索如何通过整合实践项目、工
摘 要:长期以来,“文学写作”的教学在师资的专业性、资源的整合利用、师生的交流沟通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新文科建设中,学科交叉融合的理念为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启示和可行路径。课程融合打破了学科界限,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解决相关问题。具体可行的融合措施包括:组建跨学科教师团队,提升专任教师跨学科素质;整合多学科数智化教学资源,完善资源和教学的对接;配合教材确定跨学科阅读书目,完成教学内容的
摘 要:加快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是应对当前工程技术发展迫切需求的重要举措,是国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在此背景下,以给排水专业必修课程“水工艺仪表与控制”为例,探索了新时代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下课堂创新思路与途径。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水工艺仪表与控制;课堂创新;教学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基于“双一流”建设背景,结合BOPPPS模型构建“电子商务概论”线上线下混合式数智化全英教学模式,尝试探索改善传统教学模式下“电子商务概论”全英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基于BOPPPS模型重新建设数智化教学资源,并结合思政元素优化教学设计,重新梳理课前、课中及课后三个模块,从而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最后通过构建线上+线下学习全流程评估管理体系,全方位测评学生学习效果。 关键词:BOP
摘 要:文章立足于我国新文科建设的战略背景,分析了当前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扁平化、显性化及弱交叉性的三种倾向,基于此,系统阐述了沉浸理论的内涵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价值,探索了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的新路径,即构建“价值发现—价值呈现—价值变现—价值迭代—价值创造”的价值教育新模式,并提出编制面向聚焦中国情境的管理学课程实训大纲,建设面向中国基层治理的管理学课程资源,实施沉浸式的实践教学过
摘 要:学术诚信行为作为道德行为的一种类型,是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底线。文章以老子提出的无为而治思想为切入点,借鉴勒温的场论分析了研究生学术诚信行为的形成过程,秉持着“明德、知德、守德、践德、尚德”的目标,围绕着无为而治思想的“有为—无为—无不为”三个阶段,构建了研究生学术诚信行为的无为而治模型,并剖析了学术诚信教育中蕴含的无为而治思想,以期为研究生的自觉—自主—自省的学术诚信管理提供指导。
摘 要:囿于对传统治理的路径依赖,加之缺乏适恰的理论导引,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治理还存在“合力效应”欠缺、治理成效有限等突出问题。文章通过分析协同治理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深入探讨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协同治理的契合逻辑,并立足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协同治理体系进行系统性构建。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育质量;协同治理 中图分类号:G640
摘 要:文章聚焦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以研究生关注的入党、科研、学业、就业热点话题为导向,解决研究生关心的入党、科研能力培养、评奖评优和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问题,构建“榜样教育+”的教育模式,提出榜样教育赋能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的实践理路,从榜样教育意蕴核心化、榜样教育内容时代化、榜样教育宣传多元化、榜样教育形式互动化、榜样教育合力协同化五方面探索创新做法,引导研究生从入学阶段起端正入党动机、培养
摘 要: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是夯实党的政治功能的核心基石,更是推动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关键所在。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面临着学生流动性大、党性觉悟不高、党员队伍自身结构发展的新变化,必须全面提升学生党支部的组织力,以强化政治引领、深化理论武装为根本,提升政治领导力;以强化组织建设、抓好宣传教育为关键,提升思想引领力;以强化基层治理、增强服务效能为重点,提升群众凝聚力;以强化党员意识、
摘 要:高校院系党组织党建共建是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一种党建工作创新实践,对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高校院系党建共建在共建理念、共建机制、共建方式、共建成效评价等方面尚存提升空间。为进一步提升高校院系党组织党建共建质量,可以从深化党建共建理念,优化党建共建机制,创新党建共建方式,完善党建共建评价体系等路径进行反思和探索。 关键词:党建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