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课程思政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新思维与新路径,是推进大思政格局的创新举措。数字化转型使课程思政被赋予新动能与新机遇,但也面临新挑战。因而高质量推进课程思政需要遵循“发挥生活化教学理念,彰显课程、专业与学科立体推进的学术思政意识,推进职业、行业与生活融合发展的生涯思政行动”等理论逻辑,其实践进路主要体现在,主体上,提升开展大思政格局的本体论认知;思维上,通过理念、学术与生活逻辑的
摘 要:该文基于北京邮电大学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进行分析,研究国际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和新文科建设二者的内在关系。该文发现二者相辅相成,可以共同促进国际化“双创”人才发展,在专业优化、课程提质、模式创新三个方面制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新文科建设相结合的特色化方针政策,提出培养国际化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的工作新机制,研究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等教育牵引范式和方法,非常值得同类高校
摘 要:该文针对机器人工程新工科专业,基于工程教育认证OBE的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理念,开展机器人工程专业多课程联动综合实验教学探索。以计算机视觉原理与应用、机器人学基础等课程的核心教学内容为案例,设计综合实验方案,设计基于视觉识别与定位的机械臂操作综合实验,培养学生较系统掌握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并能够综合运用知识进行复杂工程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的能力,达到新工科及工程教育认证对专业人才培养的
摘 要:研究生教育是大学本科以上的高层次教育。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成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高素质研究生培养的要求,亟待改革。该文以观赏园艺专业英语课程为例,对授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发现学生学习目标存在茫然性、教学内容存在局限性、教学方法存在单一性等问题,基于此,课程团队进行重塑教学目标、重构教学内
摘 要:综合能源时代,传统能源与动力学科专业向“智能”“智慧”化方向发展融合成为必然趋势。构建面向智慧能源的基础、特色和实践课程体系成为教学研究重点。该文拟围绕面向智慧能源高端人才培养的能源动力类专业教育教学体系改革,探讨智慧能源的基础、特色和实践课程构建原则、内涵与途径。能源动力专业课程知识与大数据、人工智能、信息控制等学科知识遵循“模型构建-数据分析-控制优化”的融合原则,是建设智慧能源的理
摘 要:针对机械类专业课程构建与实践集“探、辩、创、研”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强化多学科知识交叉应用,推进产学研融合。由企业的实际工况问题出发,引导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探究科学真理、思辨实际问题、创新工艺路径和研究自然规律,培养能够解决实际工程机械问题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一流课程;学科交叉;思辨能力;课程建设;机械类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摘 要:动物学是遵义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专业核心课程,2017年获批贵州省级一流课程建设课程。教学团队对动物学一流课程的建设模式进行探索和实践,在优化教学大纲的基础上,一方面改革教学内容,包括打破课程章节界限,系统总结知识点,建设慕课,强化学生自学,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等;另一方面创新教学模式,包括充分利用翻转课堂、分组讨论、灵活提问、线上线下结合、课内课外结合和理论实践结合等,将传统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
摘 要:该文从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毕业要求设计、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进行OBE理念下一流专业建设实施路径研究,并制定一流专业评估体系,评价一流专业的建设成效,为高校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及成效评价提供重要的借鉴。 关键词:OBE理念;一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评估体系;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
摘 要:随着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不断推进,研究和探索应用型本科院校一流专业建设具有越来越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根据国家对医疗信息化专业人才的要求,结合社会经济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需要,广东医科大学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一流专业的建设过程中,坚持立德树人,并且在专业教学、工程实践、实习见习等整个培养环节,加强校企院三方紧密合作,创新性地提出三导师制度,持续改进教学模式,完善实践教学平台,强化工程技能
摘 要:交通控制是一门对新兴科技发展十分敏感、工程实践性强的课程,而之前的研究对此方面的思政元素缺乏提炼。基于此,结合几个具体的教学案例,该文对课程的创新思政元素和实践思政元素进行挖掘,并贯穿于课程知识点的学习中,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期望该文挖掘的思政元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工匠精神,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并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交通控制;课程思政;创新思维;实践精神;元素
摘 要:该文提出将人文元素融入课堂并顺应OBE教学理念对城市水资源管理进行课程改革。该课程是环境及给排水专业一门理论实践性兼具的模块专业选修课。OBE是以学生为本,采用逆向思维方式建立课程体系的一种新型教育理念;譬如历史、文化、思政等人文元素的融入能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改革旨在培养环境领域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实践结果表明,OBE理念应用于实际课堂后,教师的授课导向性更明确——注重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摘 要:该文从分析新工科背景下,地方工科院校转型过程中实践教学改革面临的新要求和问题入手,以太原科技大学为例,介绍相应的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首先,提出“两性一化”实践教学理念,然后,构建“分阶递进、多元协同、数智赋能”的实践教学实施路径,最后,阐述实践教学新体系的实施效果。该文可为地方工科院校的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实践教学改革;两性一化;分阶递进;多元协同;数智赋能 中图
摘 要:开展和加强研究生专业课教学中的课程思政是适应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需求、培养新型创新人才的客观要求。在深入分析目前研究生专业课教学特点及课程思政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在研究生专业课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的基本原则,以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设计原则。以激光与核技术课程为例,开展具体教学案例设计和初步的教学实践,实现研究生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收到良好教学效果,为构建面向研究生专业课程教学
摘 要:长江雨课堂作为一种线上教学工具,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好评。雨课堂是基于 PowerPoint 运行的智慧教学方案,可以通过三步式“课前—课中—课后”为学生和老师提供全方位服务。该文立足矿床学课程教学实践,主要探讨长江雨课堂为传统线下教育教学带来的影响,雨课堂的三步式方案显著提高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 关键词:长江雨课堂;矿床学;混合式教学;教学效果;三步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摘 要:微纳加工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我国当前所面临的高端芯片制造“卡脖子”技术密切相连。2020年以来该课程将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融入课程思政教学设计,通过寓德于教、寓哲于教、寓念于教和寓新于教的“四位一体”方式,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提升品德修养,激发远大志向。该文列举多个典型案例,经过教学改革基本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引领和情怀根植三方面的有机统一,期待该教学设计及经验分享
摘 要:气泡动力学在水下爆炸、航行体水下发射、空蚀、海底资源勘探、超声清洗、生物医药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极具学科交叉性和科学前沿性。为响应国家思政教育走进研究生课程,以气泡动力学研究生专业课程融合思政教学,探索创新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和方法路径,改善教学方法,构建学与讲互洽式教学模式,在无声无息中实现思政教育,促进研究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培养执着专注的科研探索能力,完善教育教学的质量考核评价体系,
摘 要:数字经济的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迫切需要多元化人才,而传统校企合作模式仍存在诸多问题,导致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发展需求侧不相匹配,严重浪费人才资源。基于此,该文从供需的维度出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研-产-销”产学融合的全链条人才培育框架,并探讨校企合作实践从“产”到“销”的人才培育路径,提出数字赋能校企合作的人才培育创新模式的建议。该文研究成果,对促进校企合作纵深发展,提高数字化人
摘 要:电法勘探是应用型交叉学科,以培养适应产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是该课程的首要目标,该文主要针对该课程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传统模式的实验教学多缺乏综合性和研究性实验,实验内容也与生产实际脱节,难以满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因此,该文提出深化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建立虚实互补的实验教学体系、增加开放型实验模式、积极开展课外科研活动和加强实践实验人才队伍建设等措施,以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
摘 要:西安交通大学历经30余年,打破常规、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通过人才培养制度、招生选拔模式、教学体制机制和育人成才理念的创新,构建一套“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协同育人,两阶段四模块科学选拔,个性化培养,德智结合敦笃育人”的拔尖创新人才选拔与培养模式。该文围绕上述内容展开论述,总结西安交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成效和经验,提出现阶段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以期对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摘 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首次提出,“建立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对创新创业教育和人才培养认识深化的结果,对当前及今后的高校人才培养改革具有重要指引意义。该文结合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历史演进过程深刻阐述其提出的现实意义,并结合创新创业的内涵,从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性出发,对此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师资队伍、课程设置、教学方
摘 要: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顶端需求为目标,基于数理学科竞赛培养体系,系统优化基于OBE理念的“一二三四”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改革,增加学科竞赛的内涵。建设新型“两体系三改革”交互的学科竞赛平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的培养。探索并实践“后竞赛”时期学生科研活动的管理机制,“两层次四环节”地将竞赛对学生的影响延伸到参加科研项目和国创项目、发表专利和论文等研究活动中。 关键词:数理竞赛;创新人才
摘 要: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普及,大学数学教材的建设迎来新的挑战和机遇。该文基于常州大学数学课程的混合式教学实践,探讨新形态大学数学教材的特点、建设原则和具体策略。重点阐述如何将线上线下资源有机融合,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材体系,并通过具体案例分析,阐述新形态教材的应用成效。研究表明,新形态教材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个性化学习,提高大学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
摘 要:工业工程专业为典型的多学科交叉专业,涉及较多的课程。针对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工业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需求,该文提出贯通式核心课程新框架。该框架结合目前国内工业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基于课程之间的强关联性拟定设计与制造和生产与管理两门大学分课程,构建基于知识贯通式的核心课程拓扑图,为工业工程的新工科建设提供一种新思路。 关键词:新工科建设;工业工程;贯通式课程;核心课程;拓扑图 中图分类号
摘 要:针对深化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培养质量的指导思想,现代安全管理理论与方法课程强调案例教学实践,选择当今时代主题下的典型案例,并运用多种教学设施和环节相结合、多种评价指标相结合的案例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在案例的阅读、思考、分析和讨论中建立起一套适于己用的独立思考方式和逻辑推理方法,从而实现课程教学目标,为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施案例教学提供理论依据与指导。 关
摘 要:为深入评估军队院校文化建设的全面效果,并构建一个合理、科学且可信的文化综合评价体系,该研究基于现代综合评价方法的创新应用,设计一套军校文化建设的综合评价体系。该文详细阐述该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指标内容、结构框架以及评价流程。通过将某军校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具体的评价实践,得出相应的文化评价等级。不仅为军事文化建设的评价工作提供新的方法论思路,也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关
摘 要:该研究探讨一种以本科生和研究生团队合作为基础的海洋科学专业导师制课程实施模式,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水平,促进导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研究通过设计和实施这种课程模式,并对参与的学生进行调查和评估,发现这种模式具有一定的教学效果。具体来说,该模式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素养,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加强导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同时也为导师和学生之间搭建良好的平台。该研究
摘 要:新时代“五育融合”视域下,高校美育MOOC建设需要实现从艺术教育到大美育的转型,从“五育并举”到“五育融合”的升级,从单一线下课堂到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模式转变。在教学内容上做好“五育融合”方案的设计,立足于以“技”入“道”的理念,兼顾学术性与趣味性,并建立分层、分模块、分需求的多元化线上学习机制。通过对艺术作品内涵的深刻阐释和人文观照,获得深度的审美体验,并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充分挖掘
摘 要:该文针对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材料力学的特点,结合教学实践,从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思政融入几方面,探讨如何进行材料力学课程教学的改革,特别是通过全过程工程案例驱动材料力学教学的教学设计,使得课程学习目标明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使得学生在掌握构件强度、刚度以及稳定性的计算与分析方法、培养解决工程复杂问题能力的同时,树立辩证与多视角思维的科学发展观,以促进
摘 要: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课程思政要在所有高校、所有学科推进,并且对于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进行整体设计。理工科的课程思政教育应该特别注意思政元素的融入方式。该文分析微电子与集成电路类课程的思政元素,说明专业知识如何与思政元素进行有机融合,以做到“全方位育人”,“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促进本专业培养目标的达成,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的微电子与集成电路领域人才。
摘 要:从分析建筑钢结构设计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探索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创新型教学模式。将课程的建设重点重构为温旧、预习、多形式线下课堂、扩展性实践课堂、课后实践复习、挑战性作业六个模块,并针对这六大模块的改革进行探索与实践。结合授课内容,把握培养政治认同、家国情怀和职业道德素养思政主线,打造课程专业知识和思政育人并行的课程新形态。 关键词:建筑钢结构设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
摘 要: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代表着信息化时代先进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方式下,传统的教学活动亦需不断创新,才能充分发挥其先进效能。基于信息化教学的特点,从教学要素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重新规划设计线上教学资源,以适应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需求。针对有机化学知识的特点,创新设计丰富多样的线上线下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智慧教学工具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客观量化的评估。通过上述教学创新举
摘 要:微纳电子技术发展概述专题课程是高等院校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综合类专业选修课程,对提升学生微电子行业的技术领域、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认知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作者基于自身及所在团队老师多年微电子类项目申报经验及国内外热点问题,编写了微纳光电子技术、微机电MEMS系统等主题章节,并以微机电MEMS系统章节为例,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与微电子教学内容相结合,从研究背景、技术瓶颈和解决方案等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教育是推动民族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柱,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于培育人才、提高民族素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决定性意义。以应用教育为目的的应用型大学着重于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因此,为充分体现应用型大学“工匠精神”的办学风格,响应国家号召,通过教学改革将思政教育与高数教学有机结合,以非常规教学手段实现
摘 要:汽车产业新四化发展,对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在解决工程问题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但现阶段仍存在汽车智能计算机控制技术实践教学在内容上与理论教学不同步、对车联网等赋能元素的融和度不足、对国家“双创”战略支撑度不足三大问题。为此通过汽车智能计算机控制技术实践教学改革研究,提出五融合实践教学定位、基于三大关系的实践教学生态体系、融合工程问题的实践教学模式和内容改革示范,以期培养学生解决汽车、交
摘 要:大数据分析是在新工科背景下,着眼于使学生掌握大数据分析方法,能应用大数据软件对数据进行智能加工处理,深入挖掘数据的价值而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该文以大数据分析课程教学为例,从解决大数据分析课堂存在理论知识陈旧、学生课堂参与率低、实践能力薄弱的问题出发,通过拓展教学内容、实施案例实践教学方式、校企联合、引入实践性评估机制课程改革和探索方法,实现课堂知识与时俱进,提高学生参与度,培养学生创
摘 要:生物统计学是塔里木大学农学院农学专业和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运用数理统计原理对农业科学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的一门课程。课程内容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是开展课程思政的良好素材。该研究从生物统计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和融入、教学改革的探索、实践教学的结合,以及教学考评机制的优化等方面进行剖析,探索“立德树人、强农兴农”教育理念下融入思政教育的教学改革和措施,旨在提升专业基础
摘 要:从新工科内涵出发,基于当前高校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建设现状和问题,围绕环境生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地方高校特点和粤港澳大湾区区位优势,明确环境生态工程专业特色改革思路,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团队建设、课程教材资源开发、实验教学环节、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和教学管理七个方面提出环境生态工程专业特色改革具体举措,为环境生态工程新工科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工科;环境生态
摘 要:课程思政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尤其重要。根据目前应用型本科育人中重视度不够、培养目标不明确、成效不显著等问题,通过充分挖掘汽车底盘构造课程的三级课程思政元素,开发和编写《汽车底盘构造课程思政教学参考手册》,将课程思政落实到“课前—课上—校内—校外”的学生培养全过程,实现课程育人、技能育人、榜样育人等多元育人体系,形成应用型工科专业课程全过程全方位课程思
摘 要:“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高水平应用技术型高校发展的重要支点。目前应用技术型高校尚未形成凸显自身特征的“双师型”教师的认定和评价标准,培养机制和支持保障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应用技术型高校“双师型”教师的认定和评价标准应明确体现“能解决企业实际技术问题”“成果转化能力”等要素,该文提出从师德师风、教育教学、工程实践、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五个维度开展评价,构建出适用于应用技术型高校“双师型”教
摘 要:针对大部分高职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的问题,该文提出“五步法”课程思政模式,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潜力。为能够让学生全过程反馈式参与课程学习,研究“理-虚-实-创”四阶一体课程体系。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在线课程反复学习,对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下一步通过软件建立模型进行仿真,对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加深理解;然后利用实训设备完成项目任务;在此基础上,教师给出企业生产中的实际案例,鼓励学生解决此类问题
摘 要:汽车产业发展迅速,智能电动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迫切需要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该文以汽车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综合型人才为目标,主要探讨智能电动背景下的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该文介绍智能电动化背景下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然后,介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建设基础扎实、学科交叉、本研融通的课程体系,研创本研融通的教学
摘 要:大气物理学作为大气科学类专业绝大多数专业课的奠基性课程,如何将思政教育水到渠成融入大气物理学课程教学,解决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两张皮”“片面化”“生硬”等问题,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对培养具有高度专业化知识、专业素养和思维的大气科学接班人至关重要。为了充分发挥大气物理学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的育人优势,课程团队规范大气物理学课程的思政总体要求,明确大气物理学课程的思政目标,策划大气物理学课
摘 要:通过梳理机械系统动力学课程的主要内容,从三个角度四个方面设计15个案例,形成多层级的教学案例体系。通过在广义系统动力学和动力学仿真案例中融入世界观和方法论,并用单自由度系统动力学案例融入同频共振人生观,用多自由度系统动力学案例融入合作共赢价值观,形成三横四纵的课程思政体系。将学生的三观塑造和能力提升自然而然地融入教学案例,实现课程思政与教学案例的成体系融合。 关键词:机械系统动力学;教
摘 要:管理经济学课程思政是会计专业硕士商科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管理经济学课程融通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打造科学性和思想性并重、秉持系统性和个体性兼顾、兼容可持续商业思维和社会责任考量的管理经济学教学系统,通过系统设计、案例教学和混合式教学,实现学生“社会人”意识的提升,引导学生对社会主流文化和主流价值观的认同,提升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社会责任意识。 关键词:会计专业硕士;管理经济学;课程思政;社
摘 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高职教育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从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两方面探讨协同理论应用于高职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适切性,通过解析高职教育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体制机制不健全、教学体系不完善、教师课程思政育人能力不强等现实困境。从协同理论视角提出高职教育课程思政的实践进路,健全体制机制,深化课程思政的多元协同;重构教学体系,完善课程思政的多元评价;强化思政意识,
摘 要: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手段。该文以金属腐蚀学课程为例,介绍腐蚀类课程聚焦的思政元素和课程思政的实施途径及实践效果。腐蚀类课程具有知识点多、案例丰富、与工程结合紧密等特点,通过案例教学、微课、慕课、分组讨论和实验实践等多环节融合,构建形成“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多元融合的立体化的课程思政实施渠道,将“坚定的理想信念、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精益求精的工匠
摘 要:该文以高等数学课程为载体,遵循“一轴双线 三全育人”的理念,以立德树人为“主轴”,以“理论+技能”培养的知识线和“学科素养+使命担当”传承的思想线为“双线”进行运作,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以高等数学课程体系里相应的知识单元为立足点,以最新的思政理念为引领,以“专业”+“思政”融合为目标,以“润物细无声”为标准,扎实推进高等数学课程承载思政的教学改革,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奠定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