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近日印发《关于做好庆祝第40个教师节有关工作的通知》,部署2024年教师节宣传庆祝工作。 2024年教师节主题是“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教育部将推动出台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有关政策文件,组织开展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奖励,推出一揽子尊师惠师举措,打造《国家记忆·教育家精神》《大先生——中国教育名家列传》《大教育家》《老师,您好!
策划: 省教育厅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处 本刊编辑部 执行:孙 俭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要进一步推进数字教育,以“数”赋能教育强国建设,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数字化转型之路。 作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要锚定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目标,把全面提高
近年来,河南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扩大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覆盖面,在以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教育均衡、提高教育质量、支撑教育教学改革、深化教育综合治理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为深化教育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近年来我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成果 首先,形成了较为健全的教育信息化规划和部署体系。我省相继发布了《河南省“十四五”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河南省中小学数字校园评估标准(V2.0)
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根基,评价改革是加快基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关键环节。当前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教育评价改革带来新的契机,但在具体实践中,仍面临理念偏差、主体制约与技术依赖等诸多困境。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基础教育评价改革应率先明晰发展方向,从厘清评价理念、增强主体关照、夯实技术基础三方面入手,促进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评价改革。 一、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评价改革面临的现实困境 随着教育数字化转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面对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鹤壁市近年来超前谋划、精准定位,抓住教育信息化迭代升级的有利契机,实施教育数字化发展战略,为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先后入选教育部“2023年教育数字化赋能教育管理建设与应用典型案例”、河南省“2023年教育数字化转型十佳典型案例”。 一、突出一体化建设,构筑数字化转型新基座 鹤
新时代新征程,扶沟县教体局按照“推进教育数字化”要求,审时度势,牢牢把握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新机遇,强化以数字化手段促进教育优质均衡、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教育发展战略,全力打造“扶沟数字教育新形态”的闪亮品牌。 一、做优顶层设计,夯实教育数字化转型基础 自2023年起,扶沟县采用伴随式开发理念,基于市面常见的教育平台,整合了多家软件平台,总投入约1.58亿元,打造扶沟县智慧教育平台,从基础运营、平
我们贤山小学地处信阳市南湾湖畔贤山脚下,目前,在校学生97人,单轨教学班6个,是一所典型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受地理位置影响,学校学生人数少,办学条件薄弱,课后服务经费不足,优质资源不足,特别是体音美等小学科专任教师严重缺乏,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为缩小城乡差距、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学校在上级部门支持下,坚持内部挖潜、外部借力,创新应用数字技术赋能教育,推动学校数字化转型,转变教育方式,创新教学模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弘扬教育家精神,并将教育家精神的核心内涵概括为:“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教育家精神彰显了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远大的理想抱负,对于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质量具有深远影响。 在新时代,大力弘扬教育
在乡村中小学弘扬教育家精神,是一个既重要又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这不仅彰显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也是新时代教育工作的现实需要。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笃信善行,努力去实现这一目标。 一、认真学习领会,真正践行教育家精神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教育家精神的提出,是建设教育强国之需和教育高质量发展之需。教育家精神,是教师发展的灵魂,也是教师成长的标杆。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弘扬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核心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弘扬教育家精神,这为新时代广大教师成长与实践指明了奋斗方向。 一、追本溯源:丰富教育家精神内涵 教育家精神是优秀教师群体精神内核的集中写照,它根植于中华师道文化中的教育思想,体系化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理论逻辑,扎根于中国大地办教育的实践逻辑,是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精神引
一个时期以来,“动漫”带给学生的负面影响不一而足,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笔者在一些项目实验学校观察发现,学生到小学中年级开始喜欢看推理性质的书籍,如福尔摩斯探案。到了高年级随着阅读量的增加,文字表达能力也显著提高,本以为学习成绩会有大幅度提高,然而,不少学生被“动漫”一类读物吸引,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 有个学生,正如他自己所说:“以前我是一个热爱学校的孩子,那时我乐观开朗,成绩优异。”他曾经热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全民阅读进入新时代。全民阅读形式丰富多彩,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独读书不如众读书”的乐趣,师生群体便是其中之一。 图书馆作为学校的资源库,是师生开展阅读活动的重要场地,为师生源源不断地提供着丰富的知识。教师作为教育教学行为的实施者、学生阅读活动的引路人,该如何利用图书馆这个巨大“能量场”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呢? 基于此,笔者以南阳市几所具有代表性的中小学校为研究对象,深入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青少年的阅读工作,始终把阅读作为立德树人、启智增慧的重要途径。阅读教育决定着一所学校的质量和生命力。建设书香校园是塑造学校文化的奠基工程、关键工程,我校以此为切入点,树立正确价值观念,涵养深厚文化底蕴,办出学校特色,提升学校品位。 一、建设优美环境,书香溢满校园 我校图书馆实行开架借阅和信息化、开放化管理,便于师生借阅。每班均设有图书角,推选图书管理员,以保证图书有序借阅,确保
编者按:开学第一课,是中小学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契机。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提出,要“构建‘大思政课’体系”,认真开展中小学“开学第一课”等主题教育,不断创新德育工作途径、德育活动载体。在秋季开学之际,本刊邀请了三位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学段特征,以及学校的“开学第一课”主题教育实践经验,在此分享中小学、幼儿园上好、上活“开学第一课”的具体做法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在其心智发育的关键阶段,需要我们精心引导和栽培。“开学第一课”是我们开展思政教育,帮助学生增强对党和国家的热爱、对理想与信仰的认知,以及对奋斗和担当的理解、对梦想和未来的憧憬的重要契机。 一、精心组织好“开学第一课”,把思政课讲实、讲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育人之本,在立德铸魂。思政教育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
对学前教育来讲,“开学第一课”,既是幼儿园开学时的第一课,又是幼儿入园开始学习生活的第一课,也是开启幼儿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的关键一课。因此,幼儿教育阶段的“开学第一课”,要以“五育”并举为抓手,以此启动幼儿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在此背景下,我们川中幼儿园的“开学第一课”,秉承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思想,践行“通慧教育”理念,努力做到教学做合一。 一、用红色文化滋养幼儿 川中幼儿园所处的辉县市西
2024年,“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教育部也将每年的5月确定为“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由此可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已成为党和国家关心、人民群众关切、社会各界关注的重大问题。 郑州市中原区谋定而动,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在品质教育发展理念和“守中归原”精神引领下,多维度展开、立体式推进“提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随着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凸显,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成为社会共识。2023年4月,教育部等部门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河南省教育厅随之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河南省中小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以全面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为中小学生成长保驾护航。
根据教育部等部门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要求,学校应联合精神卫生等部门,建立“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四位一体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健全协同机制,共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健康监测、咨询治疗、危机干预等工作。 在实践中,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分为四个层级:第一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相关工作,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促其健康发展
有一些教师看起来很有办法,无论说什么学生都愿意听。也许他们有一种技能,就是能把话说得让学生听进去。这需要教师有主动提升的意识,不断修炼说话水平。 一、把话说得让学生愿意亲近,从而学好功课 我们都知道一句古语:“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不言而喻,学生愿意亲近教师是学好功课的良好动机之一。当然也另有学生出于对学科本身的热爱而自觉学习——后者是学习赛道上可遇不可求的天赋型“选手”。而需要教
特约主持:张春兰 现代社会,家长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在育儿方面的规划更是精益求精。这对于教育的整体发展来说当然是好事,这样的家长群体往往对学校工作非常支持,愿意为孩子的成长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是教育的良好助力。 但同时,对孩子的高度重视,会使得部分家长在孩子上学以后,不懂得随着其年龄的增长适当放手,高度关注孩子在学校的每一个细节,比如老师对孩子的评价、作业的布置、路队的安排等,甚至插
设身处地想想,当年幼的孩子离开家,所有家长都是会焦虑的。一年级的学生家长尤为明显,喝水、上厕所、添减衣服……家长似乎永远在挂念孩子的一切。但这些应该仅限于孩子刚入学的一两个月,如果家长过度参与学生学校生活的状态持续几年,就成了一件恐怖的事情。 小凯是个男生,爱动爱闹,上课小动作较多,学习成绩在班里中上等。翻看我和小凯妈妈的聊天记录,出现最多的话是“老师,小凯最近上课学习状态怎么样”。开始,我觉得
近些年,随着家长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家校携手等教育理念的发展,家长过度参与学生学校生活的现象愈发普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家长对孩子教育和校园生活的重视。然而,家长自身很难把控参与的程度,往往以爱的名义剥夺了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究竟哪些行为属于过度参与学生学校生活呢?以下内容或许可以带给我们一些思考。 一、以爱为名,替孩子“负重”前行 1.“放心交给妈妈吧” 一年级的小天,课本和作业本上经常
现在,许多家长为了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可谓是倾注了满腔热情,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们会密切关注孩子在校的一举一动,甚至事无巨细地参与孩子的校园生活。 关爱孩子≠安排好一切 五年级三班的小雨是一个非常聪明和有责任心的孩子。然而,她的妈妈却什么都不放心。一次,三班要组织一场辩论赛,小雨作为班干部承担了组织的工作。小雨妈妈得知此事,马上为她制订了详细的计划,并且每晚与孩子一同准备辩论材料。 小雨
“老师,都是我妈妈的错” 作为小学教师,在孩子们口中,我经常听到这样的话:“老师,我妈妈没有把我的文具盒放到书包里”“老师,我妈妈没有说让我写这个作业”。每当这时,我总是反问:“学习是你的事情还是妈妈的事情,为什么一出现问题就往妈妈身上推呢?” 但是当我把问题反映给家长后,才发现,真不是孩子在推卸责任,而是家长在大包大揽——“老师,真不怨孩子,是我忘记给他放书包里了。”家长并不认为自己过度参与
【案例】 六年级某班,有几个成绩差、家长也不怎么管的学生。他们关系特别“铁”,有些行为跟统一过似的,如每周一的升旗仪式都不穿校服、不戴红领巾;平时总抄作业、无所顾忌地议论同学或老师,甚至抽烟、打架。班干部、老师按照班规对他们扣分、罚站,他们一脸的无所谓;课间活动,他们常聚在一起说笑打闹,有时候同学报告他们在打架,等老师去处理时,看到他们又笑成一团;课余时间,他们经常一起骑电动车出去玩耍,私下还建
张云佳,河南省实验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中原教学名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骨干教师、郑州市教学与创新先进个人。曾获河南省语文优质课大赛一等奖、河南省示范课一等奖、河南省信息技术融合课一等奖、河南省基础教育精品课一等奖、河南省基础教学成果二等奖等,主持或参与多项省级课题并多次获得河南省优秀成果一等奖。 三尺讲台,数卷诗书,时光如流,今年是我做教师的第19年了。 在日复一日的教学中,我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积极推动教师研修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教师研修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背景 2018年,教育部等五部委发布《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提出要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教学服务平台建设和应用。2022年,教育部正式提出实施教育数
单篇阅读和群文阅读的研究与阐发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热点。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客观认识单篇教学与群文教学各自的定位,同时肯定群文阅读教学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以群文阅读的深入助推学生学习的深度,从而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这是当下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 一、群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视
在信息化时代,海量信息每天扑面而来,真伪难辨,鱼龙混杂,人们的评判很容易被不良信息影响。因此,如何科学地甄别信息是现代人的必备素养。 高中文言文经典论说名篇,针对社会问题观点明确、论证有力、思路严密、逻辑性强。通过文言文思辨性阅读学习,可以引导学生熟练掌握论证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进而提升思辨能力。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非常重视,专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分别为必修上
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师应抓住新课标、新教材带来的难得机遇,充分发挥教材的育人价值,通过大单元下的项目化教学推动教学质量迈上新台阶。 一、大单元视域下小学语文项目化教学的意义 一方面,大单元视域下的小学语文项目化教学能够实现单元学习资源的整合,使得小学生拥有较为开放、自主的学习空间,可以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项目中包含的实际问题,以提升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与应用能力。另一方面,该教学模式有助于小学生自主
中学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具有较强的概括性、抽象性和逻辑性,特别是在培养人的思维方面,具有其他任何学科无法替代的功能。在现实中,一些学生会因各种原因产生挫折心理,甚至厌学,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应深入研究初中学生抗挫能力对数学学习的作用,努力探寻数学教学与挫折教育的结合点,以期在教学中采取相应策略来增强学生的抗挫能力,让学生在挫折中得到历练,强化意志品质,提高数学学习能力,从而实现身
“动·感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是基于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求而提出来的。它主要把课堂教学分为五个部分,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从而提高教与学的效果。“动·感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而且给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开辟了新的思路。为了更好地构建数学课堂,小学数学教师要认真解读“动·感数学”的内涵,科学地设计实施数学教学。
凡是用图画说故事的书,都可以称为绘本。有专家指出,儿童的读书生活从幼儿期开始,要使儿童了解书的魅力,最好先从图画书开始入手。事实的确如此,几乎所有国家的儿童阅读都要走图画书阅读这条路。那么,绘本阅读对于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究竟有怎样的意义呢? 先来谈谈思维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主要包括直觉思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都提出,要发展儿童的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创新能力。由此可见,发展思维能力尤其是科学思维能力是开展入学准备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必备素养,也是中国学生核心素养中学习能力中的关键品质。 一、科学思维内涵的厘定 我们通过文献研究发现,目前学术界对科学思维的定义尚不统
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加强科学家精神教育,是将价值引领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的重要举措。新时代的科学家精神包括爱国精神、创新精神、奉献精神、求实精神、协同精神、育人精神六个方面,其中爱国精神是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第一要义。作为生物教师,我们有责任在教学中强化对学生的爱国精神教育。笔者认为,有三条实施路径值得重视。 一、将爱国精神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 科学家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国精神是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AI)技术逐渐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模式。《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了培养学生信息素养、计算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这为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提供了指导和依据。基于新课标,本文重点探讨当前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现状及策略,以供参考。 一、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现状 1.教师专业能力不足 当前小学教师普遍缺乏对人工智能学科的清晰认识,也
劳动者是社会进步的基石,是国家发展的动力。自古以来,劳动者在中国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劳动者形象不断多元化。高中语文教材作为传承文化、教育青年一代的重要载体,选录了一些反映不同时期的劳动者形象的作品。多元化形象不仅反映了社会价值观的转变,也为教育者提供了新的教学视角。 本文试图梳理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劳动者形象的多元化现象,分析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教学建议,以期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种子”,需要我们用合适的土壤种植,细心呵护,使之开花、结果。初中语文分层“教学评”的内涵,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将其分为不同的层次,分别为各层次学生设置相匹配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以实现个性化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标背景下,分层“教学评”会给初中语文带来哪些不同呢?笔者从分层教学、分层评价和分层作业等方面进行了实践,并作以下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语文课堂正在变得活泼灵动、充满生机。然而,现阶段的语文课堂教学又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不少教师把教学设计的重心放在了问题设计和活动组织上,频繁使用多媒体,音乐、图片、影视作品在课堂上大放异彩。课堂看似热闹、高效,学生却收效甚微。这样的课堂教学,既没有落实新课改的精神实质,又不能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比如,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字词积累方面就存在着一些问题,这值
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传统教学模式越来越难以满足新时代的教育需求。基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实际,笔者以项目化教学法为抓手,不断探索该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优势,并初步形成了研究成果,现分享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项目化教学法的应用优势 项目化教学法,即教师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任务安排,创设出一套较为完整的项目框架,并围绕具体的教学任务设定具体的项目内容,使得各教学环节循序渐进,最终实现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跨学科主题教学要求教师把语文学习与校园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在探究性学习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立足教材,研究跨学科主题教学 在进行跨学科教学设计时,语文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跨学科教学能力,研究有关案例、论述,并结合学生的特点,搜集整理与主题相匹配的内容,丰富教学资源。例如,在《中国石拱桥》《蝉》等教学中,可以将物理、历史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学习语文,不仅包含对汉语文字的理解与运用,还包括对课文中的文学语言、文化思想、人文精神等多方面知识的认知与掌握。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发现语文学科的知识与价值,充分感受课文中的美。 一、感受其中的音乐美 中国文学的源头是诗歌,最早的诗歌是古代先民在劳动中创作,以传唱的形式流传下来的。词是一种用来配乐歌唱的题材,属于音乐文学的范畴。隋唐
目前,一些小学语文教师的习作教学比较单一,大多还停留在表面的讲解知识上,不能很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的教师没有真正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习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来传授知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能很好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综合素养。还有的教师只着眼于完成基本的教学目标,让学生被动地学习、记忆,限制了其自主性的发挥。 作为语文教学的载体和途径之一,习作有着较为明显的特殊性。随着
在小学阶段,要通过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积极性,引导他们在写作中实现“有想法、有意愿、有可能”。教师应致力寻找和尝试更多适合并有效的写作训练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持续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一、注意观察生活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是通过持续探索而实现进步的。激励学生去寻找生活,去探索大自然,去探索内心世界,这正是提升并塑造他们最有效的途径。刚学习写作的小学生通常不会过分关注日常生活,更不会
项目式学习是以项目目标为导向,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完成项目任务,同时对驱动性问题展开持久、深入探索,最终达成项目成果的一种教学模式。它能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带着问题对古诗文核心概念进行持续性探究。基于此,笔者对初中古诗文单元的项目式学习路径作了如下探索与实践。 一、聚焦素养,明晰主题,确定目标 新课标与教材是提炼项目主题的主要依据。对照新课标(语文)和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文化自信”这样阐述:“文化自信是指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的信心。”古诗文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通过开展古诗文创意教学活动,实行“读之、吟之、歌之、舞之、绘之、写之”的“全脑学习法”,让学生体会古诗文的韵律美、情感美、意境美,培养审美与创新能力。具体来说,古诗文创意教学活动,包括“一个初心”“两大支柱”“三重建构”和“四层维度”
《自相矛盾》是小学语文的经典篇目,入选教材有30多年了。这篇仅有50多字的小文章,为何备受青睐?笔者以《自相矛盾》一文为例,来探寻古代寓言中的智慧与古文学习的要义。 从《韩非子》一书中获悉,楚人、宋人、郑人常被用来做“搞笑”对象,其实有多方面原因。就《自相矛盾》来说,原因如下。 一方面缘于当时的楚人总爱“托大”的性格。早在春秋时期,楚人就自称是黄帝后裔,要与天下共主的周王并举,自称楚王,结果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要把“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作为数学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之一,融入整个数学教学过程。数学阅读是数学表达的基础,是掌握数学语言的前提。所以,加强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至关重要。 目前,不少学校和教师关注点在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强化训练上。结果在近几年的中考数学中,学生暴露出了共性问题:阅读能力较差,尤其在题干较长、信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数学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越来越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实践操作。这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丰富他们的实践技巧,推动其全方面成长。笔者在此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谈谈初中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 一、什么是学习方式 人们通常认为,学习方式是指个人在学习过程中所展示的有倾向性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特点。它体现了学习活动中人们之间的差异,与人们的个性和学习规律相关联。不同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研工作的开展水平,直接影响到课程教学的效果,也决定了课程教学能否充分发挥相应的育人作用。在教研活动中采取“商谈法”,可以发挥教师的集体力量,鼓励教师通过相互交流的方式取长补短,进而促进教师教学专业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基于此,为了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笔者以道德与法治教研活动为切入点,就“商谈法”在其中的运用进行探究,并分享如下。 一、基于道德与法治教研的“商
近年来,高考历史试题呈现出较大的变化,其中一个变化就是小论文试题的比重增大。然而,当前小论文试题解答效果不够理想,有的学生甚至感到无从下手。笔者认为,将小论文内化于平时的历史课堂教学,以吃透教材为抓手,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提高小论文写作能力。 一、突出核心概念,学会寻找小论文关键词 以2023年全国新课标卷历史第43题为例—— 材料:中华文明在五千多年不间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融汇各地域文化的涓涓
新课标明确指出,在课堂上,应以多文本阅读为主要教学手段,并以此为基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核心素养下的多文本阅读,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语文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有助于学生自主地完成学习任务,逐步提升语文阅读水平,收获阅读的快乐。 一、科学选择文本 由于中学生阅历尚浅,阅读面相对较窄,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多文本阅读教学,需要教师选取适当的学习素材,全方位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首先,在教学之
任务型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强调通过完成具体任务来促进语言的学习。本文通过探讨任务型教学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对提升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和激发学习动机的影响,以期为中职英语教学改革提供思路。 一、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意义 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认为语言学习不仅仅是语法和词汇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在交际情境中有效使用语言。在理论层面,任务
小学音乐教学,是以音乐创作和音乐表现为前提,以情景交融为手段,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去感受、体验音乐的美。笔者在此分享一下在音乐课中是如何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并通过情境教学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 一、创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设计师,要为学生搭建一个既展现音乐知识体系,又顾及个性心理需要的学习舞台,让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舞台上都积极主动投入学习,展现自己的个性。
美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情感体验和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农村小学,音乐社团作为美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一些农村小学,音乐社团的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并提出对策。 一、音乐社团对美育的重要性 第一,音乐社团为农村小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可以让其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感受音乐的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