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数字时代背景下,制定关于“数字社会工作”的专家共识将有利于深化和促进社会工作教育者、研究者和实务工作者对数字化转型的理解和认识。文章通过专家讨论、初拟草稿、多轮反馈以及联名签署等环节,对数字社会工作的定义、意义和挑战、发展建议三部分达成共识。在定义部分突出了信息和通信技术在社会工作中的运用,同时亦指出数字社会工作为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直接服务、服务组织、教育和培训以及专业本身等方面所产生的重大意义和挑战。针对数字社会工作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共建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模式、加强学科建设、修订伦理规范、创建理论体系等建议。
摘要:在人工智能时代,科技进步极大提升了社会生产力与效率,使物质性或生产性劳动逐渐由机器或自动化体系承担,而“非物质劳动”成为人类的主要劳动形式。社会工作作为一种非物质劳动,具有创造性和情感性双重价值,这些价值在人工智能时代显得尤为重要。文章探讨了社会工作专业劳动的创造性和情感性,分析了其在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合法性和正当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工智能赋能社会工作的四重面向:低创造性和高情感性、高创造性和高情感性、高创造性和低情感性、低创造性和低情感性。人工智能与社会工作的融合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从“扩展延伸、替代强化、协同创造、调节平衡”四种优化理路入手,打好人工智能与社会工作的“组合拳”,有利于实现人工智能与社会工作者的优势互补,实现劳动形式上和实质上的解放。
摘要:社区康复服务是增进残疾儿童及其家庭福祉的重要手段。基于LX街道残疾儿童和社区康复站的调查,残疾儿童社区康复服务存在服务供给不足和服务主体单一的问题,使其无法有效满足残疾儿童的多元需要。发展性社会工作强调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社区为基础、赋能和优势取向、综合性干预,标志着社会工作从临床干预范式向发展范式的转型。发展性社会工作的实践要素有助于重构残疾儿童社区康复服务体系,形成以需要为导向、以社区为基础、以多元主体为支撑的残疾儿童分级评定与分类服务体系,这对于完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有重要意义。
摘要:在三轮社会工作实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采用教育行动研究方法不断对教学内容进行改进,并围绕如何促进学生的知识转化展开探索。研究发现,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知识转化体现为个体认知层面的转化信念提升、实践操作层面的转化经验积累以及专业素养层面的转化价值重构等三重意涵。以实践经历为主线,应对实践难题是转化发生的开端,立足实践进行反思是促进转化的关键步骤,围绕实践展开讨论是实现转化的支持性要素,形成对实践的指引是完成转化的标志性环节。这其中蕴含了从调用或重构理论知识到建构生成、外化共享、内化整合实践知识的转化过程,也凸显了教学情境不同主体间良好关系的建立对于推动转化进程的重要意义。
摘要:厘清我国社会工作实务领域的研究现状,总结研究热点,把握研究趋势,可为我国社会工作实务研究及其发展提供理论参考。采用文献可视化工具CiteSpace软件对1998—2023年1 182篇社会工作实务领域的CSSCI核心文献进行分析,对该领域核心作者和研究机构的发文概况及合作程度进行梳理,并绘制关键词共现图谱、聚类图谱和突变词信息图。研究发现,一方面,我国社会工作实务研究呈现“大集中、小分散”的特点,核心作者群和研究团体对其具有重要的牵引导向作用,热点内容主要集中于社会工作实务实践、专业化建设、社会治理、价值伦理以及理论基础等五大模块,预测未来社会工作实务研究将继续在乡村振兴战略、生态环境关怀、社区治理共同体建构、政府购买服务及基层治理等方面发挥重要建树;另一方面,作者和机构的合作程度及多元化程度都有待提高,对创新技术应用于社会工作实务的融合研究还有待增加,与实务相关的政策研究仍待深化。
摘要:居民组织化参与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供给能够有效克服居民“原子化”参与存在的无序性、偶发性等弊端。文章对居民组织化参与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因素展开探究,运用建构型扎根理论等研究方法,凝练以主体属性、主体互动途径、服务构成为主要构成维度,以主体种类、主体价值认同、主体参与能力等11个因素及其内在联系为主要内容的影响因素作用机理,并提出基于主体属性强化多元主体参与力量、建构并发展多种居民组织化主体互动途径、丰富社区公共服务类型并完善供给机制等推动居民组织化参与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的政策建议。
摘要:当前社区治理普遍面临碎片化、主体分化等问题,对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造成了极大挑战。“五社联动”机制的提出为解决该类问题提供了新的可能。然而在基层治理实践中,“五社联而不动”现象依然存在,多元主体合作共治难以真正有效运转,其背后的深层机制成为文章关注的核心问题。文章以基层社会治理生态和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为理论视角,对上海市X街道进行实地调查发现,“五社联动”实践出现“联而不动”的深层机理在于基层治理生态性建设缺失,即社区治理中组织生态、公益生态、服务生态、参与生态未得以营造,进而导致五社主体之间未能形成有机团结的关系,从而制约基层治理现代化进程与基层治理效能的发挥。
摘要:“老漂族”主要是指为了支持儿女、照料第三代,而选择离开原居住地、来到子女工作所在地的流动老人。基于对广州市H社区15个典型案例的深度访谈资料,采用扎根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通过三级编码建构“老漂族”自我价值感影响因素模型。其影响因素主要是身体素质、生活观念、家庭关系、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五个维度。建议采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帮助“老漂族”在微观层面通过增强学习能力、形成锻炼认同和改变非理性信念来提升其生理和心理价值感,在中观层面通过回顾往事和发掘优势潜能来提升其家庭价值感和人际价值感,在宏观层面通过链接社会资源和增强社会认同来提升其社会价值感和其自我价值感,使其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摘要:政策倡导是宏观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阶段我国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发展中较为薄弱的部分。文章以未成年人司法保护领域近二十年的政策倡导行动为例,以权威部门的行动为主线,对社会工作政策倡导的本土化路径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社会工作政策倡导与传统西方社会工作政策倡导呈现出较大差异。我国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发挥主导性作用的是权威部门,因此,社会工作政策倡导过程与权威部门政策制定过程有较高的匹配度。权威部门的政策制定过程沿着“模糊—清晰”的路径展开,政策倡导行动也伴随这一过程发生。在生成模糊政策阶段,社会工作通过服务游说和探索性服务开展政策倡导;在模糊政策清晰化阶段,社会工作通过综合性服务、制度游说和政策建议开展政策倡导;在清晰政策行政化阶段,社会工作通过政策建议、政策宣传贯彻和规范化服务开展政策倡导。
摘要:在生育政策不断调整的背景下,生育率并未呈现理想中的上升情况,甚至出现下降的态势。文章基于科塞社会冲突理论,通过定量方法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试图探讨育龄青年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影响育龄青年生育意愿的因素依次为制度性、主体间利益冲突和主体间观念冲突。其中,民生保障体系不完整、就业制度在性别地位上不平等、住房保障不足等是影响育龄青年生育意愿的主要制度性因素;主体间利益冲突表现为个人与家庭之间、家庭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利益冲突;主体间观念冲突则表现为传统生育观念与现代生育观念的冲突、功利性与情感性冲突。因此,要完善和强化生育配套支持政策,完善家庭内部冲突主体间利益协调机制,引导育龄青年增强生育动机,这有助于改善生育环境,提升育龄青年生育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