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过程,肇始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精神生活的哲理表达,证成于中国共产党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接续探索,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应有之义,也是中华民族文明传承的内在主张。深入理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层次意涵,一方面要准确把握社会成员享有精神生活资料、提升精神生活境界、增强精神生活创造能力等低阶个体性意涵,另一方面要深刻认识社会推动精神生
摘 要:精神生活作为人的类特征和独特存在方式,其实质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石。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从规模效应、和谐效应、倍增效应、乘数效应这四重维度赋能人的全面发展。当前,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赋能人的全面发展面临着精神生活的生产偏离人的精神需要、精神生活的异化宰制人的精神世界、精神生活的失衡影响人的精神素养等现实挑战。聚焦这些现实挑战,在迈入中国式现代化新征
摘 要:共建清洁美丽世界是一项全球性的行动倡议,有助于增强人类保护地球家园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共同应对全球性环境问题,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清洁和美丽,实现人民群众的生态幸福,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这一理念的重要原则包括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合作共赢和包容共享的原则、多边主义原则、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中国为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提供了具体方案,包括以绿色转型为驱动推进
摘 要: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对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国家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是以国家能力为基础,在全球治理议题领域内实现其参与全球治理目标的能力,主要包括物质能力、制度能力、对外话语和传播能力、统筹协调和领导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建设取得了丰富成果,但面临不同问题,存在不平衡的结构样态。当前应针对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现状,有的放矢地推进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
摘 要:数字技术引发了经济社会革命性的变化,对资本存在形式和运行方式产生了颠覆性的变革。对此,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中关于“物”的资本批判是否仍然具有解释力和批判力,就成为必须回答的理论问题。以《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资本观为代表,马克思认为资本作为“物”,具有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双重属性。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数字资本主要表现在自然属性上基于不可感知性的非物质性,但究其本质仍然是人类基于特定的
摘 要:算法时代,算法推荐推动了历史虚无主义叙事的恶性病变,从病变症候来看,其叙事主体由“个体发声”转为“多员联动”;叙事话语由“刚性呈现”转为“柔性嵌套”;叙事方式由“单域输送”转为“全感操纵”。基于心理钳制、认知固化、信息投喂等多个维度,算法推荐在造成个体感性化、圈层化、偏向化历史认知的同时,进一步强化了历史虚无主义叙事的引诱力、误导力、吸引力。为此,要切实纠治历史虚无主义叙事的算法风险,须以
摘 要: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的变化带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矛盾的变化。从理论逻辑看,新时代党和国家及社会发展进步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出了新要求。从现实逻辑看,新时代大学生在思想认识、政治觉悟与价值追求上能够正确理解强国建设与民族复兴提出的新要求、新期待与新目标,但在行为实践上缺乏足够的信心信仰信念支撑、主动担当使命责任的自觉与追求理想的实际行动。从价值逻辑看,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新时代大学
摘 要:人的一生由无数个时间片段构成,影响人生走向的那些片段可以称为“重要时刻”,“重要时刻”开启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的微观视角。在个人层面,“重要时刻”参与并构成人的意义世界,并以意义定格的形式丰富人的生命历程;在社会层面,不同个体的“重要时刻”产生意义联系从而形成“历史时势”,社会价值观的再生产过程也由此发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赋予物理时间以育人意义,具体表现为通过发现“重要时刻”解蔽意义世界,通过
摘 要:分众化思想政治教育是适应教育对象分众化趋势,为保证教育实践精准实施,增强教育实效所提出的教育理念。分众化思想政治教育生成的理论逻辑在于:分众化理念中受众多样性适契于教育对象差异性学习所需;受众选择性契合于教育对象内容选择偏好所需;受众交互性适切于教育实践交互主体性原则要求所需。现实逻辑源于社会阶层结构分化、大众传播方式转变及传统教育模式改革对教育理念的实际需要。分众化思想政治教育在内涵要求
摘 要:思想政治理论课坚持教师的主导,既是对思政课本质的主动坚守,也是对思政课教师价值的积极确认。数字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主导性的发挥呈现崭新样态,主要表现为主客关系上的“交互样态”、内容表达上的“释惑样态”、方式方法上的“智能样态”、空间格局上的“全域样态”。当前,数字媒介的去中心化、数字技术的片面认识、数字信息的碎微传播以及教师自身能力的阙如等现实之困,为高校思政课教师主导性的有效发挥带来诸多
摘 要:情感构成赋能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因素,并以其独特优势为思政课教学提质增效注入了强大能量。处于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以情感赋能思政课教学不仅缘于马克思主义情感观点指导的内在规定,也在于对中国共产党以情育人优良传统的时代赓续,更是基于满足学生情感需求的实践必然。在考量情感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多重角色及其相应作用的基础上,可以准确把握情感赋能在以情感塑造完善思政课教学目标、以情感解释破解思政课教学难题、以情
摘 要:课程目标在课程教学中起着重要的规约和指导作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课程目标为“重在增强使命担当”,这一目标相对宏观、抽象,需要有逻辑、有层次地进行分解,才能在教学中得到体现和实现。使命担当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应有思想政治素质的核心,其形成发展以认知为基础、情感为支撑、价值为核心、能力为要件,故可将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目标分解为知识目标、情感目标、价值目标和能力目标。推动这些目标在教学中落地落实,
摘 要:孝文化专题是“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专题之一。孝文化专题设计的“理”是孝文化认知哲学范畴,是关于孝文化的理论阐释与理性思辨。孝文化专题设计的“路”是孝文化实践哲学范畴,是孝文化专题教学程序与实践应用。明晰孝文化专题设计的理与路,才能进一步夯实“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学理基础,才能进一步了解孝的独特文化表达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语境体系,才能进一步解决大学生关于孝的理论难点和实践热点问题,才能进
摘 要:大数据已成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治理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推手。大数据嵌入思想政治教育治理是一个逻辑完备的结构体系,逻辑起点在于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化和思想政治教育治理数据化的双向发展交汇所至,逻辑展开在于大数据嵌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理念更新、结构优化和边界拓展。逻辑终点在于透过大数据赋能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治理和人的现代化。然而技术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大数据在嵌入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过程中产生了悬置与错
摘 要:加强大学生政治引领事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事关党和国家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通过对全国24所高校学生的抽样调查和统计分析发现,当前高校中党对大学生政治引领的总体状况优良,但少部分高校也存在政治引领工作内容雷同、方法相近、特色不明显,以及吸引力缺乏、机制体制有待健全、实际效度尚需提升等问题;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对党开展政治引领工作的认知有显著差异,而性别、年级、专业对部分问题
摘 要:“赶考”是中国共产党在百余年接续奋斗过程中对其自身“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一本质问题的追问与考量,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精神密码。深刻领悟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赶考”精神,从“赶考”的话语出场逻辑而言,需从理论之基、文化基因、实践经验等多重维度深刻探析其出场缘由;从政治话语的理解向度而言,需从“考什么?”“谁来考?”“谁来评?”等多重面向中深刻把握其科学内涵;从价值诉求的维度来看
摘 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是新时代全党抓好青年工作的战略性安排。《中国青年》杂志“马克思主义ABC”专栏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坚守舆论阵地以引领青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加强理论武装青年的时代缩影。该专栏通过分析与运用青年话语吸引青年,阐释主体运用完整科学的马克思主义面向青年阐释时代议题,阐释过程坚持真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在理论武装青年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摘 要:“第二个结合”赋予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质、中华文化的民族根脉、中国实际的实践活力。从历史向度来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中萌蘖而生,内蕴着“文明蒙尘”向“文明复兴”的历史必然性。从理论向度来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契合、相互成就中拔节孕穗,表现为天下为公、讲信修睦的社会追求与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相通,民为
摘 要:党的十八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为什么要注重家风、培育什么样的家风、怎样推进家风建设等问题,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推动新时代家风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其主要表现为家风家教主题宣传深入人心,家庭文明创建活动亮点纷呈,领导干部家风建设加速推进,家风建设法规制度日臻完善。与此同时,新时代家风建设也积累了一些可资借鉴的
摘 要:人工智能时代推荐算法正重塑着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话语的生成与传播机制,为爱国主义教育话语主体结构优化和能力提升、话语内容精准识别和精准匹配、话语传播载体创新和模式更新等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但在技术的“双刃剑”效应作用下,推荐算法赋能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话语创新亦有其限度,主要表现为“信息茧房”“算法歧视”导致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话语同质化、算法“黑箱”“数字霸权”冲击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话语主导权
摘 要:随着通讯技术和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大学生在互联网上的社会交往、休闲娱乐、信息获取的圈群化特征日益显著。一方面,网络圈群化产生的权力主体去中心化、价值观念复杂化、信息交互多样化、准入过程排他化、网络话语泛娱乐化,一定程度上消解了高校主流话语的权威性;另一方面,网络圈群化可以重置高校主流话语的主体结构、拓展高校主流话语的受众范围、创新高校主流话语的传播载体、重构高校主流话语的传播体系、改变高校
摘 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生产的本质是各结构要素在拟态话语空间之内,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为载体的言语互动与交往,在此过程中形成了知识与价值的传递以及权力关系的塑造。当前,该话语生产活动面临着来自主体、内容和环境三个维度的解构风险,将主体交往关系培育、场景转换内容创新、传播生态环境优化作为话语重塑的着力点,继而搭建起全方位关系建构、场景化议程设置以及体系化空间生产的思维图式和实践框架,以期提高网络思
摘 要:ChatGPT蕴含的深度学习能力、语言模仿能力与逻辑分析能力,为思政教育主客体人机互动的精准化发展提供了技术土壤,也为高校精准思政的发展注入了新动能。ChatGPT通过信息驱动、对话反馈和场景互动的方式实现赋能高校精准思政,但也存在着铸魂育人方向偏离、立德树人理念淡化、技术自身缺陷不足、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潜在风险。应对风险的优化策略是必须坚守铸魂育人的教育理念和坚持制度规训技术的应用原则,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是指通过创新教育方式、丰富教育手段、优化教育载体,以提高其效果和质量。以大数据、元宇宙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凭借数据驱动、算法推演、虚实融合等优势,能够完成文本生成、逻辑推理、智能交互等任务。因此,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能够形成知识图谱、人机交互和数字叙事的创新方法。这些方法有效弥补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足,满足教育主客体活动的需求,推动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