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同志留给我们最重要的思想财富,就是以他为主创立的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里程碑。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党和人民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继续深入学习运用邓小平理论,完整、准确理解它的科学内涵、核心要义。 邓小平理论同其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一样,用以长期指导实践的,根本在于其基本原理和贯穿其中
(2024年8月22日)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敬爱的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 邓小平同志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为世
邓小平同志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之际,在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之时,缅怀他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的崇高风范,对紧密团结在以习近
我知道什么是现代化了。 总的来说,这条道路叫作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相信,这条道路是可行的,是走对了。 中国不走这条路,就没有别的路可走。 ——邓小平 在长期的政治磨砺和军事生涯中,邓小平养成了两个习惯:一个是喜欢查字典,一个是喜欢看地图。 遇到不清楚的词句,他总是要在字典里把它查个清清楚楚。高明的政治家,总要有把握世事演变趋势的精明和执着。 不论走到哪里,邓小平经常要看看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既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的继续,又是改革在新时代的重新开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新征程,开创了我国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决定》系统阐述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的重大原则,包括: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六个坚持”是一个辩证统一、联系紧密、相互促进的有机整
宋庆龄是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她一生紧紧跟随时代脚步前进,为党为国为民、为人类进步事业立下了永不磨灭的卓著功勋。面对侵华日军的步步进逼,在亡国灭种的危急时刻,她挺身而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抵御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她利用自己的独特身份,主动为国共两党再度合作穿针引线,在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过程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率先沟通国共高层联系 九一八事变后,短短数月,
群峰壁立太行头, 天险黄河一望收。 两岸烽烟红似火, 此行当可慰同仇。 浅 析: 作者于1940年5月初从八路军总部驻地武乡县王家峪出发,准备到洛阳与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卫立煌进行谈判。在此期间,路经阳城县王屋山顶时感慨落笔,写下这首诗。诗前小序将背景交代清楚:“一九四〇年五月,经洛阳去重庆谈判,中途返延安。是时抗战紧急,内战又起,国人皆忧。” 1940年11月,这首诗在《八路军军政杂志》
中央苏区十分重视教育事业,陆续针对性地开展了扫盲教育、红军教育、干部教育、职业教育、工农教育、师范教育、儿童教育等一系列教育工作。随着教育事业的全面展开,大量的教育工作要求苏区建设一支具有一定规模且素质较高的教员队伍。1930年12月30日,徐特立从苏联回国后来到中央苏区,担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教育部部长、代部长等职务,为教员队伍的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创办师范类学校 创办师范类学校是
2024年是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黄埔军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是我国第一所培养革命军队干部的学校。其学习苏联红军经验,在国内首创党代表和政治工作制度,周恩来、恽代英、萧楚女、熊雄、聂荣臻等共产党人曾在此担任领导、管理和教学工作,推动了军校的革命化建设。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军事干部和杰出人才,为推进北伐战争和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洪流,作出了重要贡献。众多黄埔骄子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抗日战争期间,东北抗日联军开展了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环境之艰苦,斗争之残酷,时间之长久,牺牲之壮烈,在中国革命史上是少有的。他们的英勇斗争,有力地打击了日本在中国东北的殖民统治,牵制了大量日军,支援和鼓舞了全国的抗日救亡运动。在这支英雄部队的背后,有这样一位先驱,在东北率先点燃抗日武装斗争的烽火,为东北的抗日斗争事业作出卓越贡献,他就是雨花英烈罗登贤。 罗登贤(1905—1933),广东顺
高恬波(1898—1929)是广东省第一位女共产党员,曾任广东妇女解放委员会执行委员,在其短暂而光辉的革命生涯中,为女子能够“抵御苦痛,度真正人生的幸福”矢志不渝、积极奔走,为中国革命与妇女解放运动奉献了一切。 逃离封建家庭,加入革命队伍 高恬波出生于广东惠阳秋长白石村一个医生家庭。家中有兄弟姐妹8人,她排行第三,天资聪慧,自幼喜习医术,敢说敢做,是家人眼中的“假小子”。后来,在家人的安排下,
红军长征途中,国民党军队利用先进的武器装备,对缺衣少食、缺少武器装备的红军进行残酷“追剿”。其间,国民党空军参战频率虽高,但只是起到配合辅助作用和战略威慑作用,加上其航空技术相对落后,红军长征所经之地特别是川西北高寒地区的地形、气候限制了其飞行效果,使其不能影响和改变战局。广大红军将士采取各种方式积极应对,发明了许多战术,如夜间行军、伪装掩护、对空警戒、对空战斗等,把消极防空和积极防空有效结合起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工人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逐步改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劳动热情日益高涨,积极投身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唱响了“咱们工人有力量”的时代主旋律。然而,也有部分工人劳动纪律松弛,旷工、怠工、逃避劳动或不遵守操作规程等现象时有发生,不仅给工人队伍建设带来消极影响,也严重影响了新中国建设进程。为此,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一场党政工协同配合、工矿企业精心组织、职工群众深度参与的劳动
科技是农业发展的“第一动力”。旧中国农业生产工具极端落后,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和农业合作化的实现,农业机械化事业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取得了显著成就。画家李琦于1950年创作的年画《农民和拖拉机》(见封底,69.6cm×96.1cm,现藏中国美术馆),描绘的就是新中国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美好愿景。画作以细致笔法塑造了20多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一辆非常写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