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是县域经济的“压舱石”和“硬支撑”,工业强则县域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县域作为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县域工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迈步新征程,必须培育县域工业主导产业、壮大县域经营主体、增强县域企业核心竞争力,着力推动县域工业发展壮大,夯实县域经济“压舱石”,筑牢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发展壮大县域工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3月6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表示,宏观调控要与经济情景相适配,财政政策需要相机抉择,因势而动。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理解为“持续用力、更加给力”。同时,为应对内外部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中央财政还预留了充足的储备工具和政策空间。 蓝佛安指出,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既充分考虑实现年度预期目标的需要,又着力增强中长期发
丹棱县地处四川盆地西南边缘,最高海拔为1142米,思濛河、金牛河、安溪河均发源于此,是成都近郊少有的生态型“天然氧吧”。根据普查,全县旅游资源共有8个主类,21个亚类,76个基本类型,旅游资源单体1166处,优良级资源70处,其中五级旅游资源2处,四级旅游资源1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化保护单位4处。非物质文化遗产32项,其中省级非遗4项,市级非遗4项。农业上可用于休闲旅游的水库15
县域产业基金起步较晚、规模偏小、投资不够活跃,加之产品同质化严重,创新能力不足,市场环境复杂多变,基金组建和基金投资均存在一定风险。因此,县域产业基金工作必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既要正视困难挑战,更要保持定力、提振信心。 县域产业基金要“建之有方” 基金工作是促进地方产业发展、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设立引导基金,可以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产业发展,从而促进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的战略目标。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是新一轮国际竞争重点领域。据统计,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的总体规模超过55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超过40%
新动能是驱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要素配置方式和发展促进机制。推动农业新旧动能转换需要政府、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科研机构以及金融机构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协同作用。现实发展中,各主体自身能力不足、信息交流不畅、利益分配不均衡以及市场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制约了农业新动能的顺利培育。为解决这些问题,需创新机制,提升主体能力与资源整合效能,加强主体间沟通协调,优化利益分配,健全市场机制和社会信用体系等,以推
山东省滨州市风光资源得天独厚,可用于风电、光伏集中连片开发面积达129万亩,“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鲁北基地是山东省五大清洁能源基地建设主战场,新能源产业发展正处于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近年来,滨州市委、市政府为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确定将新能源产业打造为全市第六大“千亿级产业集群”,统筹推动新能源资源开发和产业协同发展,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安全稳定的现代化能源体系。 滨州市新能源产业发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和重要基石,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什邡作为首批四川省工业强县示范县,成都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多年来始终立足自身产业发展基础,按照国省战略安排,抢抓“一带一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德眉资同城化”等发展机遇,积极推进“金什”“彭什”合作落地落实,突出新型工业化主导作用,以主导产业食品饮料(烟草)、先进材料(新能源)为引领,大力实施存量倍增和增量突破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