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中国走出了一条睦邻友好、合作共赢的光明大道,不断开创周边外交新局面。去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纪念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提出10周年国际研讨会书面致辞中强调,“携手构建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共生的亚洲家园”,昭示着中国将一如既往,坚定不移地与周边国家共同谱写推动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 共迎挑战,维护和平安全。当前,中国周边形势总体稳定,各国政局相对平稳
【内容提要】 中国周边邻国众多,基于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原因,周边关系复杂。中国与周邻国家共同构成一个相互连接的共生区域,有着共享的利益。中国通过参与和共建周边区域合作机制,构建了以合作为导向的区域共处、共生与共享空间。对于中国来说,周边具有整体性特征,营造好整体的周边环境至关重要。百年变局下中国周边环境面临新的挑战,周边矛盾、冲突、热点相互交织且呈现突变性特点。中国需要与相关周邻国家加强协调与合作,有效管控矛盾,防止冲突升级,维护周边和平稳定大局。
【内容提要】近年来,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出现新变化,突出体现在美国对华战略竞争在周边有新的动向,世界其他地区爆发的武装冲突对周边地区安全产生外溢性影响,周边热点问题有效管控的难度有所增大。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的新变化对周边命运共同体构建产生多方面影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推动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需要通过稳定的合作增加国与国关系的确定性,提振周边国家的合作信心;从小事做起,强化合作路径的稳定性;通过释放政策红利,展现推动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坚定态度;处理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避免地区安全问题对地区发展问题产生过大干扰;深化与周边国家的安全合作,提升引领和塑造周边安全秩序的能力。
【内容提要】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历史演变来看,雁行的经济增长模式和紧密的区域生产网络、开放的地区主义原则、东盟中心性(东盟方式)以及以发展促安全的区域合作观,是亚太地区保持韧性和张力以克服挑战、实现区域合作持续深化的有力支撑。面对美国对华战略竞争加剧给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带来的严峻挑战,亚太各国应努力实现《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升级扩员,高水平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与各国发展战略有效对接,加强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合作,推动亚太经济转向区域内生产与消费均衡发展的新模式。
【内容提要】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亚太地区呈现变乱交织的安全态势,美国深化同盟体系以遏制中国是影响地区局势的主要因素。在此背景下,地区其他力量不断调整对外战略,导致地区格局加速重构。东南亚总体保持合作大局,东北亚、南亚的阵营对抗加剧。大国博弈使地区中小国家面临选边站队压力,进一步增加整个亚太安全形势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产业链供应链重组已成为大国博弈的关键领域,深度影响亚太地区格局演进。中国以推动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为目标指引,深化与地区国家各领域合作,成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重要力量。
【内容提要】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相互交织、相互激荡,对中国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提出了新挑战和新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家的海外利益全方位多层次高速度拓展,同外部世界的利益融合不断加深,国家海外利益保护正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任务,涉外法治建设的重要作用相应凸显。随着国际格局深度演进和中国式现代化加快推进,涉外法治建设也要与时俱进,更好适应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的要求。
【内容提要】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举措,也是当前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下维护中国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现实选择。中国涉外法治建设成就显著,重点领域涉外立法不断推进,涉外执法司法合作水平明显提升,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扎实开展,但也存在立法缺乏系统性与协同性、执法司法能力受限等短板。推动涉外法治建设,重在建立系统协同的涉外立法体系,提升涉外执法司法能力,创新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机制。
【内容提要】由于全球发展失衡,传统全球化路径面临的困境日益凸显,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产业分工与发展收益分配的“中心—边缘”格局中面临结构性挑战,美西方主导的全球化步入窘境。“一带一路”倡议以促进共同发展为合作导向,致力于在国际合作中促进开放、包容、普惠与平衡,并由此实现共赢,这对塑造新型全球化的发展图景具有重要意义。为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与新型全球化联动发展、行稳致远,中国与共建国家可在合作导向、合作形式、重点合作领域等方面加强协调,共同促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共同拥抱和促进新型全球化,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内容提要】欧洲社会民主主义的发展与国际形势的发展紧密相关。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及不断发展的全球化进程直接导致欧洲社会民主主义的衰落。2021年,部分欧洲国家的社会民主党曾一度实现“回归”,但其势头在乌克兰危机以及随之而来的难民危机冲击下再次中断。欧洲经济低迷和能源危机叠加导致民众生活成本高企,使他们对建制派政党的不满与日俱增,而积重难返的难民问题更是对欧洲社会造成严重冲击。社会结构变化、不平等和贫困加剧、社会民主党思想意识形态偏差以及组织建设存在缺陷是欧洲社会民主主义深陷困境的原因。鉴于欧洲经济社会发展的困境和日趋碎片化的政党格局,无法拿出有效应对方案的中左翼政党很难重振欧洲社会民主主义。
【内容提要】极右翼政党和民粹政党(极右翼/民粹政党)是两种内涵不同但又密切相关的政党类型,该类型政党的政治纲领和组织动员方式独具特色,社会基础相对均衡。一段时间以来,极右翼/民粹政党在不少欧洲国家发展势头强劲,推动这些国家的政治光谱出现“右转”迹象,其走强的背后有着多方面缘由。2024年,欧洲将迎来包括欧洲议会选举在内的一系列重要选举。极右翼/民粹政党具备一定发展潜力,不仅会给处于政治中间地带的主流政党带来严峻考验,还将对欧洲政治生态以及一体化进程造成持久影响。
【内容提要】“五合一”的2024年印尼大选,是印尼民主改革时代的重要里程碑,将对印尼未来政治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佐科总统执政近10年,在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开创了“佐科时代”。在佐科总统鼎力支持下,普拉博沃—吉布兰组合取得大选胜利,从中彰显了“佐科效应”。在本次选举中,年轻选民约占选民总量的52%,成为影响大选走向的“风向标”。此次大选也呈现出总统和议会选举选票分离、政党碎片化和政党卡特尔化同步加速、身份政治退潮和道德政治增强、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交织上升等新特点。总的来看,印尼民主政治的纠错机制发挥了一定程度的作用,民主改革的大趋势不可逆转,但政党政治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自2月起发动“坚定捍卫者2024”军事演习,这是冷战结束以来欧洲规模最大的军事演习,把从挪威到罗马尼亚的广大欧洲东部地区(即“北约东翼”)变成了针对俄罗斯的假想战场,激化了北约与俄罗斯之间的矛盾,将双方推向“战争边缘”。2月26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主持“支持乌克兰国际会议”时表示,不排除出兵乌克兰对抗俄罗斯的可能性。俄方回应称,如果北约向乌克兰派遣军队,其与俄罗斯的直接冲突将不可避
2024年2月26日,匈牙利国会投票批准关于瑞典加入北约议定书的议案。3月7日,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向北约递交入约文件,瑞典正式成为北约第32个成员国。瑞典加入北约,不仅标志着其200余年中立国地位的终结,还表明除俄罗斯以外的波罗的海国家都已被纳入北约版图。与此同时,俄罗斯“见招拆招”“果断亮剑”,总统普京在同一天签署了设立列宁格勒军区和莫斯科军区的总统令,调整俄西部边境地区的军事部署以应对北约。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