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开宗明义宣示: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责任无比重大,使命无上光荣。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擘画引领和亲力亲为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奋进新征程,展现新担当新作为,把握中国同世界关系历史性变化,顺应人类发展时代潮流,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作出新的重大贡献。 真理伟力彰显,理念引领潮流。新时
冷战结束以来,世界既没有走向某些西方学者预言的所谓“历史的终结”,也没有出现发展中国家期待的“全面缓和”,而是进入力量对比严重失衡、新旧矛盾集中爆发、战略格局深刻重组、地缘冲突此起彼伏的动荡变革期。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多极化曲折反复,经济全球化严重受挫,大国关系持续紧张,综合国力较量与发展模式之争空前激烈。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题为《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
【内容提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有着深刻的时代价值、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为回答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今世界历史总问题和时代变革总问题所提出的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扎根于深厚历史文化土壤,开辟了国际关系新思路,拓展了世界历史新路径,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性发展,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阐释了发展新型国际关系的必然要求,确立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实践平台,明确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建设的重要路径,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指明了前进方向。
【内容提要】具有丰富内涵的独立自主原则是中国共产党立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立国的根本遵循和力量基点,也是新中国外交的基本方针和优良传统。进入新时代,独立自主原则作为思想方法和实践路径,推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前提,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三大全球倡议”等理念均体现了这一重大原则的遵循与运用。独立自主原则与元首外交的战略引领相辅相成,助推新型国际关系构建,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奠定基础,塑造了新时代中国外交风范。新征程上,中国外交将坚守独立自主原则,不断展现大国担当,积极引领和平发展,更好促进世界稳定繁荣。
【内容提要】长期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直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石,是推动地区和平发展的指导原则,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基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历久弥新,其历史经验对于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促进国际关系理论建设具有重要启示。当今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更加凸显时代意蕴,是以人类共同利益与共同价值引领国际关系发展的坚实基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秉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核心要义,赋予其新的时代价值,为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提供强劲动力,是新时代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重要旨归。
【内容提要】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外交思想正确指引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取得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逻辑可归纳为统筹逻辑、“和合”逻辑与公正逻辑。统筹逻辑显著体现在加强党对对外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外交主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共建“一带一路”等方面。基于“和合”逻辑,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倡导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构建全球伙伴关系网络,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公正逻辑主要体现在新型国际关系、正确义利观、全球文明倡议、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等方面。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三大逻辑相辅相成、共同发力,有力推动中国外交在服务国家战略大局中发挥重要作用。
【内容提要】政党是引领国内国际变革的重要力量,但长期被西方国际关系学界忽视。以政党为视角,许多基础性概念得以更新和重塑。当政党成为国家建设的组织者,“政党国家”便提供了一种有别于“民族国家”的新的国家形态。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为国家发展指明了新的道路,为当下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探索提供了新的借鉴。作为世界体系的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中国开创和引领的现代化不仅深刻改变了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也在掀起一波新型全球化浪潮。从“政党国家”视角审视治国理政的理论与实践,成为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着力点。
【内容提要】从2010年布朗政府下台到2024年斯塔默政府执政,蛰伏十四年的英国工党在思想上经历了米利班德“一国工党”、科尔宾主义和斯塔默主义,分别对应工党激进左翼复兴、高潮和消退三个阶段。经过2015年、2017年和2019年大选的检验,党内激进左翼对工党的十年改造宣告失败。在斯塔默领导下,工党重新回到温和左翼的道路上,并以“变革”为竞选口号赢得2024年大选。然而,斯塔默执政班底在思想理念、政策方针和政党形象等方面还相对模糊,此次大选与其说是工党的胜利,不如说是保守党的失败。重新执政对工党而言是一个重要契机,斯塔默政府能否长期执政取决于工党如何面向未来提出并落实新的理念和政策,以有效的执政业绩赢得选民的支持。
【内容提要】能源革命、美国中东战略收缩和沙特独立自主性增强三大因素交织叠加,导致“石油换安全”的根基受到严重冲击,美沙关系面临新一轮危机。2021年拜登政府上台后,经过一年多的较量美沙关系出现“回暖”迹象。乌克兰危机和新一轮巴以冲突等因素,增加了美沙重塑双边关系的紧迫性。美沙尝试拓展双边关系基础,实现环环相扣的三边大交易,使美沙关系从“单主轴时代”进入“大拼盘时代”。“大拼盘”含有诸多内在悖论和微妙平衡,能够顺利实现的不确定性很多。未来,美沙关系或将长期在困境中徘徊摸索。
【内容提要】全力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打造全面合作、共同发展的中阿战略伙伴关系,需要双方紧跟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步伐,建设安全、发展、人文、治理和科技五类伙伴关系。深化中阿科技合作、着力打造中阿科技共同体,是推动中阿战略伙伴关系提质升级的现实需要,也是助力中阿命运共同体建设跑出加速度的关键所在。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相近,都秉持“科技无国界”“科技多极化”“科技为民”等共同理念。中阿科技共同体建设要以技术转移为基础,以产业升级为起点,以能源转型为重点,以数字赋能为动力,以人工智能为增量,以航空航天合作为“新边疆”。中阿科技共同体建设有助于中阿双方推动南南科技价值链重构,缩小南北科技鸿沟,促进人类科技进步。
【内容提要】十多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多边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多边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合作成果不断扩大,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有力支撑。面对全球性挑战,各国寻求多边合作的意愿不断增强,特别是随着“全球南方”国家战略价值日益凸显,“一带一路”多边合作迎来更大发展空间。同时应该看到,全球区域产业链供应链调整、地缘冲突、债务危机、大国博弈等复杂因素,给“一带一路”多边合作带来更多不确定性。面向未来,中国需与各方加强沟通协商和战略对接,不断完善“一带一路”多边合作机制,积极扩大合作领域和范围,更好推进实现共同发展。
【内容提要】中国和塞尔维亚传统友谊深厚,彼此交往密切,特别是共建“一带一路”以来,双方合作不断深化且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不但实现双边关系的跨越式发展,而且在多边领域协调配合富有成效。但是,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背景下,逆全球化思潮泛起、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外部势力干扰等因素给中塞深化“一带一路”合作带来诸多挑战。在两国元首擘画引领下,双方发展战略对接顺畅、价值理念相融相通、民间社会相知相亲,必将推动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建设行稳致远。
人类社会该向何处去,是一个带有终极意义的重大问题。2024年9月22日召开的联合国未来峰会给出了权威答案。这次峰会约有130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峰会最重要的成果是通过了《未来契约》及其附件《全球数字契约》和《子孙后代问题宣言》。《未来契约》绘就了一幅关于人类社会美好未来的宏伟蓝图,其着眼于人类未来,立足于多边合作,努力建设一个安全、和平、公正、平等、包容、可持续和繁荣的世界。 多边合作是世
2024年9月21—22日,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领导人峰会在美国特拉华州威尔明顿举行,虽然峰会口口声声说不针对中国,但其联合声明中有关东海和南海局势内容的表述无疑使其掩耳盗铃式的做派暴露无遗。“四方安全对话”作为美国“印太战略”的“地区首要领导机制”,是美国利用日印澳三国围堵中国、维护美霸权的工具,是当今世界全球治理构建进程中的阻碍力量。 美日印澳自诩“伙伴关系”,声称构建“四方安全对话”旨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今年7月召开的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无疑是对中国长期发展目标的自信重申。此次三中全会体现了中国领导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擘画了以高质量发展、技术自力更生、全球参与为重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蓝图。 一般而言,中共历届三中全会通常讨论重大经济改革和政策方向主题,中国一些最重要的改革都是在三中全会上启动的。197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坦中建交60周年。60年来,坦中关系历经国际风云变幻考验,历久弥坚,双方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在双多边事务中相互支持,两国团结友谊和真诚合作不断深化。正如哈桑总统所说,中国在实现划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同时,也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大量支持和帮助,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使坦桑尼亚等发展中国家获益良多。 中国一直是坦桑尼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合作伙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