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回望接续奋斗、砥砺前行的过去一年,指出“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有力量”,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提振发展信心,增强经济活力”。2023年,我国发展取得了来之不易、令人振奋的成绩,中国经济在风浪中强健了体魄、壮实了筋骨。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新型工业化提供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从发展目标看,新型工业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业化、高质量发展的工业化;从技术—经济范式看,新型工业化是新质生产力驱动的工业化、数字技术赋能的工业化、产业深度融合的工业化;从国际环境变化看,新型工业化是绿色低碳的工业化、效率与安全并重的工业化、“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工业化。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新型工业化,需要加强前沿技术创新、促进新兴产业发展、提高产业链韧性水平、实施数字化绿色化双转型、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一方面,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进程加速,新动能、新优势不断聚集增强;另一方面,坚持创新驱动引领,积极有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孵化未来产业,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开辟拓展。下一步,应紧抓当前经济恢复关键期和产业转型窗口期,不断扩大需求、坚持创新驱动、增强发展动能,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摘要】数字经济时代,算力是实现国民经济增长与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载体。我国要实现算力像电力、水力一样“即取即用”,就要高效推进算力转化为数字化生产力。从转化逻辑来看,算力向数字化生产力转化过程中面临着“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的三重逻辑堵点,需要在此过程中分别完成算力技术单点突破、单点突破到算网构建以及算网构建到生态共创三重任务,才能真正打通转化逻辑通道,从整体上实现算力的公共性与普惠性。
【摘要】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持续快速发展,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为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提供了新支撑。“数字红利”能够推动发展与收入提升,优化要素配置,并增加社会财富。但在享受“数字红利”的同时,也要警惕“数字鸿沟”引发的发展与分配失衡问题。财政政策能够通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落实税收补贴政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推动数字经济与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助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摘要】产业集群是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典型产业组织形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数量众多的特色产业集群。新发展阶段,我国产业集群增长动能不足、创新能力较为薄弱、空间布局固化等问题日益凸显,加快推动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成为现实要求。面向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锚定转型方向,重点在于着力解决国内市场融入难题,促进产业集群链接国内大循环;推动构建共生集群,提升产业集群内生发展动力;加快创新资源导入,提升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聚焦重点未来产业领域,打造产业集群发展新高地;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赋能产业集群虚拟化转型;积极用好国际资源,推动高端产业集群建设。
【摘要】新质生产力是以颠覆性和关键性技术创新为主要驱动力,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适应新技术、新经济、新价值和新业态的新型生产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载体和主要阵地,新兴产业通过要素的协同集聚,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的融合发展,塑造“以新促质”的新动能。
【摘要】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带来的重大机遇与挑战,我国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创新第一动力作用日益凸显。与此同时,我国产业链各环节的紧密度、供应链上下游的协调性、空间布局的均衡性等方面仍然比较薄弱。科技创新对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引领作用,从来都不是通过自发、随机、分散的经济活动来实现的。应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聚链成群”,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摘要】民营经济发展局以服务为核心,协调有关部门、配置相关资源,加强顶层设计;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建立政策反馈机制,推动政策落地,从而更好发挥统筹协调、综合施策、促进发展的功能。民营经济发展局的设立在提振民营企业家信心、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摘要】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既是加快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推动县域新型城镇化迈向更高质量的均衡发展阶段的客观要求,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本质上是以人口、土地和资本等要素为主体支撑以及相互作用,包含城乡空间系统、经济系统、体制系统和社会系统互联互通、互补互融的综合过程。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要立足整体范畴、联系两大地域、聚焦关键要素、围绕现实任务,不断推动城乡要素在县域空间内流动集聚并实现融合发展,进而形成相辅相融、功能互补、共生共融的县域发展共同体。
【摘要】推进种业振兴是党和国家基于国内外形势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在我国种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加快推进种业振兴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确保农民增产增收、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要加强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和保护利用,提升育种创新能力,全面增强种子企业实力,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从而进一步推动种业振兴。
【摘要】东北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其发展关乎国家发展大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来到东北考察,为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指明方向,作出全面部署。新时代新征程推动东北全面振兴,面临新的重大机遇。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东北牢记维护国家“五大安全”重要使命,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坚持锻长板、补短板相结合,加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努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
【摘要】司法公正是法治现代化的显著标志,要致力于司法各阶段、各方面的公正性,在司法全过程中贯穿公平正义。公平正义不是某一环节、某一片段的呈现,在整个司法活动中,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都需要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承办案件,坚持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正确适用法律,做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公平正义贯穿司法全过程、全链条,需要聚焦影响司法公正的深层次问题,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增强全过程司法公开透明,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严惩司法腐败。
【摘要】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国内外发展环境的变迁,传统风险与非传统风险相互交织,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着诸多挑战。基层韧性治理是一种新型治理模式,它融合了社会治理、弹性治理、合作治理等多种治理观念,为基层妥善应对风险和挑战提供了方案和支撑。加强基层韧性治理,要从提升基层预防力、风险抵抗力、适应力、恢复力、创造力等五方面入手,优化基层风险治理模式,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摘要】当今世界不确定性因素日益增多,各种风险彼此渗透、错综复杂,传统安全风险与非传统安全风险并存。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风险环境,需要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厘清自然环境因素、人与社会因素、政治经济因素以及科学技术因素导致的各类安全风险,从法规、组织、技术、文化维度,强化多元主体参与的风险治理,建立完善重大风险监测预警平台,构建具有韧性的全面风险应对体系,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摘要】乡村生态空间的富集存在和价值潜力是新时代青年乡村创业场域营造的基础条件。宏观政策的引领保障作用是新时代青年乡村创业场域营造的制度保障。创业起始阶段的先行者群体、创业成长初期的采用者群体以及创业成熟阶段的适应者群体是青年乡村创业场域营造的主体力量。青年乡村创业需要陪伴式教育或培育的赋能。当前,青年乡村创业场域营造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从打破城乡要素壁垒、激活产权要素流动等方面进行优化。
【摘要】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技术,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不断催生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和新市场,改变了信息和知识的生产方式,重塑了人类与技术的交互模式,对教育、金融、媒体和游戏等行业均产生重大影响。在此背景下,全球各国纷纷出台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和具体政策,抢占战略制高点。与此同时,生成式人工智能暴露出的数据泄露、虚假内容生成、不当利用等安全风险也引起各国广泛关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运用和治理,不再是某一国而是整个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为有效应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对信息内容治理的新挑战,应当平衡安全和发展的关系、技术创新和技术治理的关系、企业合规义务和企业负担能力的关系。
【摘要】新兴市场国家的群体性崛起改变了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从经济发展视角阐述新兴市场国家面临的时代背景与发展趋向,强调探究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发展需立足于四个视角:全球整体格局与新兴市场国家的关系、主要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的关系、新兴市场国家内部不同国家之间的关系、特定新兴市场国家内部不同成员的关系。当代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发展呈现所处环境趋紧、总体分量增加、结构转型加速、国别增长分化、分配议题凸显、合作空间广阔的基本特征。新兴市场国家未来的经济发展值得期待,中国和印度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影响力将进一步增强,实现这种前景需要对可能发生的“扰动项”进行回应,同时新兴市场国家需将合作共赢理念真正落地并不断激活内部的发展潜能。
【摘要】芯片技术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半导体芯片是集成电路的载体,应用十分广泛。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发达国家都采取了政府扶持和引导、人才引进和培养的路径来促进芯片研发。这些措施推动了美国、日本和韩国半导体企业的芯片研发和技术进步。但在日本和韩国芯片研发历程中,日本半导体企业未能适时调整生产组织方式以适应全球半导体行业的变化,是其竞争力下降的重要原因;韩国半导体产业正面临人才短缺问题。当前,我国正在加大对芯片研发的支持力度,打造具有竞争优势的半导体产业。发达国家芯片研发的路径和经验值得我国政府和半导体企业参考借鉴。
【摘要】文化虚无主义是虚无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表现。文化虚无主义以叙事维度全面化、传播场域虚拟化、话语主体去中心化、表现手法柔性化、技术手段智能化为表现形式,通过大众传播,产生“去民族化”“去历史化”“去价值化”“去思想化”“去意识形态化”等负面影响。抵制和破除文化虚无主义,需要不断拓展“一元主导、多元参与”的治理格局,着力推进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文化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形成系统化的治理体制机制,进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创造良好文化生态环境。
【摘要】文化虚无主义主要表现为虚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虚无主义生成、蔓延的历史根源是近代中国“落后挨打”造成了文化自卑心理,外来动力是一些西方国家持续影响中国知识界的文化认知,思想氛围是多种社会思潮交互作用。纠治文化虚无主义,需要充分挖掘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反对文化虚无主义的思想资源,在全党全社会开展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教育,推进学术话语体系创新,系统批判文化虚无主义的各种错误观点。
【摘要】国家形象是人们对一个国家的各项行为传达的总体认定,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尤其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是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伟大创造的全景展示,是对中国人民永远和世界人民团结在一起的生动阐释。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塑造需要阐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展现中国的大国担当,彰显中国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反映中国对世界作出的巨大贡献,凸显中国对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坚守。
【摘要】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全方位数字化和可视化,让数字世界里的“人”活起来,成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使者”,数字虚拟人应运而生,诸如企业员工、歌手、带货主播,等等。在多种场景下,数字虚拟人频频“出圈”。虚拟数字人是通过计算机图形学、动作捕捉、图形渲染、深度学习、语音合成、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开发设计的,是具有“人”的外形、表情、语言、行为且可交互的虚拟形象。在新媒体领域,它们扮演着各种虚拟身份并与人们产生多层次全方位互动,逐步活跃于线上平台和线下商业消费场景中,为文化领域数字化转型与多样态发展提供更多可能。
【摘要】海防问题关乎国计民生,是海疆政策的中心环节。由明及清海防意识的觉醒及海防政策变迁,乃因应波谲云诡的海上局势变化的产物,海防政策的实施调整有效地维护了海疆安全和王朝统治,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沿海社会经济的繁荣;与此同时,海防政策的变化也影响着沿海百姓的海洋生计、民间贸易乃至与海外世界的深度交流。唯有深入理解时人的海防思想,动态地观察海防政策的变迁,才能设身处地理解其效果和局限,从而更好地汲取历史上的海防得失经验。
【摘要】晋商家法族规是在二元制结构下形成的家族自治规范,具有内外兼容、交互的规制作用,在晋商的商业活动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晋商家法族规参与和指导了晋商家族的治理,一方面包括对家族成员关系的管理,另一方面包括对晋商家族旗下商号雇员关系的管理,对于维护家族延续、保障商业秩序、规范商业行为、保障商业利益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对当代家族企业治理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