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质生产力是摆脱了传统生产力发展路径的增长跃迁,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在技术上实现革命性突破,形成一大批原创性、颠覆性创新成果,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在生产关系、产业组织和资源配置层面发生新的变革,实现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新质生产力是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要注意抓好两个“转”。新形势下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着力抓好新制造、发展新服务、培育新业态。
近期,全国各地干部群众掀起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热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通过的《决定》,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 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
【摘要】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要深入研究和总结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的基本规律,立足国情,从悠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自主知识体系的人文经济学,以经济的发展夯实我国文化基础,以人文的滋养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质的含量,在高水平上推动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摘要】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日新月异,不断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和国际化的总趋势,这不仅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也是人性主体意识的自然回归。在不断推动精神文化日益发展的过程中仍需要把握好文脉赓续与文化创新的契合关系、文明交流与文化自信的互惠关系、文化铸魂与技术赋能的协同关系以及文明共创与均等共享的并进关系。
【摘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放得活”旨在提升积极性,体现为充分激发经济主体活力、促进要素市场自由流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管得住”旨在管得好,体现为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提升风险预判和化解能力、提高政府治理能力。“放得活”与“管得住”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要把握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摘要】新时代青年在满足更高品质的物质生活需求的同时,必然追求更高品位的精神享受,更加丰盈的精神世界,更加自信的精神状态。青年的精神需求代表着时代的精神面貌和精神生活发展的方向与趋势。新时代青年在求知、情感、道德、审美、意义等精神需求方面呈现出积极向上、丰富多样、自信自主的特征,但也因社会的多样价值取向、发展的不确定性、青年自身社会适应与超越障碍等造成需求发展的片面性、不平衡性和乏力性问题。对此,需要以理想信念凝聚青年,加强青年精神需求分层分类动态调研,提升青年社会适应与超越能力,增强青年发展的主体自觉等不断提升青年精神素养,促进青年精神富有。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和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银发一族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齐头并进成为必然趋势。在日益加深的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是老龄事业的重要任务,也是银发经济的崭新机遇。当前,我国老年人文化活动愈加丰富,总体参与率较高,老年公共文化供给不断扩大,老龄文化产业得到一定发展,同时存在公共资源供给不均衡、老龄文化市场不成熟、老年文化活动精神内涵不足等问题。需要政府、市场、社会、家庭和个人等多主体共同努力提升老年人文化生活质量,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
【摘要】历经改革开放40多年的不断发展,文娱在人们生活中所占据的时间份额和消费支出比重持续增长,由此推动文娱产业快速发展。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构建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娱生态,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营造健康向上繁荣有序的文娱发展环境,是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迫切要求。
人民论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据您观察,当前社会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有什么特点? 魏鹏举:目前我觉得最显著的一个代表性的社会文化需求是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衷和弘扬,此需求不仅呈现出普遍性,而且具有老中青跨年龄特征。特别是青年群体对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的基因被进一步激活,文化自信不断提升。比如,一些传统的中医养生方式受
【摘要】当前文化供给展现出在线供给丰富、文化生态活跃、文化供给个性化、跨界融合的新变革与新特征,这对高质量文化供给提出了新要求。但当前文化要素供给领域配置结构不合理、流动不畅通,文化生产供给领域有效供给不足,文化服务供给领域供给不平衡,文化制度供给领域制度不足与制度偏差共存。对此,可以从文化要素、文化生产、文化服务、文化制度等方面提升文化供给的质量,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这一命题在理论内涵上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反映了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辩证关系。推动人民群众物质富足、精神富有,需要将文化建设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满足人民文化需求的同时注重对文化需求方向的引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伟力和实践伟力自觉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自动抵制不良文化影响,着力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
【摘要】职称评价是一线专业技术人才最为关心、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人才评价制度、职称制度好不好、优不优,关系到我国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的质量、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对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激励引导人才发展、调动人才创新创造积极性、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有重要意义。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职称制度改革在取得历史性进展和创新突破的同时,有待进一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充分释放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注入强大动力。
【摘要】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是重中之重。学科专业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核心支柱和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平台,其结构和质量是实现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关键所在。当前,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匹配度不高仍是制约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主要原因。为此,高校应积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深化学科专业供给侧改革,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摘要】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把“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和吸引力”作为重点工作之一进行部署。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教育需求的关键举措。当前,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过程中存在尚未形成合力、教学体系不完善、服务能力不足等现实难题。应发挥多方主体作用,提高职业教育适应性水平;遵循职业教育规律,推进职业教育适应性变革;提升社会服务水平,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实效。
【摘要】推进城市精细化治理是城市治理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各地城市治理面临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推进城市精细化治理迈上新台阶依然任重道远。为此,应加强城市精细化治理的顶层设计,系统整合相关治理资源和要素;加快建立更加科学的标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的精准性;充分发挥数字治理的优势和潜能,重视个体、局部和细节;聚焦人民群众关心关切的实际问题,发展和应用更加丰富多样的治理技术。
【摘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首先要把水资源问题考虑进去,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新时代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各地施行治水和江河两大战略,通过河湖长制和生态补偿制度两种方式,系统化治理河湖、全面督察河湖、数字赋能河湖三种途径和法治河湖的制度保障,形成了中国河湖保护治理的全新模式。与此同时,需要通过加强河长制跨区域联防联控机制、不断提升公众的参与程度、细化考核指标,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河湖保护治理机制。
【摘要】新时代新征程,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迎来了大有作为的重要时期,要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原则,统筹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以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实现高水平安全。新质生产力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有助于应急管理实现技术装备层面的革新,能够推动应急管理理念更新,提升应急管理队伍能力水平,并促使相关法规制度不断完善,为推动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新的动力和支撑。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的经济地带,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中,青海段干流占黄河总长的31%,多年平均出境水量占全流域径流量的49.4%,地形复杂,水能资源丰富。这里不仅聚集了众多已建、在建以及规划中的水电站,还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如何权衡好大型水电站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不仅事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也直接影响着我国“双
【摘要】置身世界新的动荡变革期,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为严峻复杂。在世界新的动荡变革期,国际社会对全球治理合法性与有效性的需求增加,希冀联合国及其他多边治理机构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当下大国竞争常态化的时代背景之下,既成的全球治理体系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中国只有深刻把握国际大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既自立自强、做好自己的事情,又积极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注入中国智慧,才能联合国际社会一切积极力量在动荡变革中育先机、开新局。
【摘要】现代经济和金融市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投资者的心理和情绪所驱动的,容易成为国际认知战的主战场。当下的经济认知战以精准的受众洞察为基础,注重情感引导,诉诸于虚假信息投放,不仅关注短期的战略目标和战术行动,还注重对目标群体的认知结构和价值观念的长期改变,特别重视通过“全社会模式”操纵舆论,以实现对社会群体认知和行为的引导,表现出典型的混合战倾向。经济认知战不仅影响经济发展,还会对国际政治产生负面连锁效应,有针对性地应对经济认知战,需要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和舆论等多种手段,以及持续的努力和各个领域的协同合作。
【摘要】国际传播能力与体系建设日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的关键性尺度。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不断提升,国际传播体系建设不断健全。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的历史节点,应基于国情,立足未来,从价值理念层面、经济合作层面、人文交流层面、科技赋能层面总结经验、探索实践进路,不断推进新时代国际传播事业蓬勃发展。
【摘要】涉外法治建设可以有效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安全,为实施国家战略提供法治保障,并提高国家在国际法治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从而增强国家的战略定力。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增强中国的战略定力,迫切需要加强涉外法治建设。当前,要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引领,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涉外法治工作;大力推进涉外法治建设,增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意志,处理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为国家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重视涉外法治体系建设的固本强基功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法治保障,从而增强中国在复杂环境中保持战略定力的能力。
【摘要】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是夯实党的执政根基的着力点,更是实现党的使命任务的重要保障。中国共产党的纪律建设是一个经历艰辛探索、曲折前进、完善发展和全面加强的演进历程。深入推进党的纪律建设,就要不断完善党内法规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强化纪律执行,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把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
【摘要】坚定历史自信,是把握历史发展趋向、顺应历史潮流进而不断攻坚克难、奋勇前行的实践依据。中国共产党始终致力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致力于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这是党具有历史自信的最大底气。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为践行初心使命提供思想武器和精神动能。新征程上,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历史自信、把握历史主动,更好地凝聚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摘要】当前,我国语言生态的消极表现之一是作为地区交际工具和地域文化载体的汉语方言遭遇了危机,语言活力逐渐衰退,部分方言区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濒危状态,新世纪以后出生的青少年儿童掌握和使用汉语方言的比例快速下降,代际传承出现明显的断裂。实现包括汉语方言在内的我国语言资源的可持续性活态保护,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是维护语言权利,完善法律法规;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三是坚持从小抓起,营造良好语言环境;四是融合非遗保护,多方齐抓共管。
【摘要】唯物史观为人们理解和增强文化认同提供了根本方法论,能够让我们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巩固文化主体性,对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化认同是“现实的人”的存在方式,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主体需求的重要表征,是凝聚群体的精神纽带。增强文化认同,需要在不断满足人民需求的进程中夯实文化认同的根基,在努力推动文化创新的过程中始终恪守文化认同的指向,在不同的时空场域积极拓展文化认同的载体平台。
【摘要】利用名人效应进行营销和推广,通过“坐作声价”提升名声来达到“通财鬻货”的目的,带货之理古今相同。只是古人带货范围更广,不只是商品,还可能是文章、服饰、时尚,乃至带红人物。带货虽然是商业行为,但主体并不是商人,而是以“声价”高影响力广的文人、官僚为主。他们的带货,有助力于一方经济的发展,也影响着人们的消费生活方式和社会风气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