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于中国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构建面板回归模型,考察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银行信贷期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银行信贷期限具有缩减效应。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加大了银行风险承担,促使银行更倾向于短期信贷配置决策而引致信贷期限缩减效应,“货币政策不确定性—风险承担—银行信贷期限”的传导渠道有效。此外,宏观审慎政策、跨境资本流动及银行家乐观度均能够负向调节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引发的信贷
摘 要:基于2010—2022年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考察供应链金融对企业韧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供应链金融能显著提升企业韧性,这种韧性提升效应主要通过协同创新和风险承担进行有效传导。同时,该作用在不同产权性质、企业生命周期和银企关系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特征。鉴于此,应加速供应链金融发展,推动供应链企业协同创新,构建供应链企业风险共担机制,提升企业韧性
摘 要:通过构建包含长期护理保险嵌入养老服务体系的世代交叠模型,采用2012—2020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察长期护理保险的经济增长效应。结果显示:长期护理保险能够显著提高人均经济产出,这种经济增长效应主要通过促进照料部门劳动力供给实现;长期护理保险覆盖范围扩大和地区联动增加能够发挥更强的经济增长效应。鉴于此,应进一步扩大长期护理保险覆盖范围和增加试点地区数量,加强地区间互
摘 要:采用2011—2018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CMDS),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评估长期护理保险对女性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与中等技能女性劳动力相比,长期护理保险显著提高了高技能和低技能女性劳动力的工资收入水平,提升幅度分别为14.15和7.37个百分点,从而促进了女性劳动力市场双向就业极化。这种极化现象在就业人数和工作时间层面同样存在,且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和传
摘 要:利用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农村保险专题调查数据实证检验非正式与正式风险管理工具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农户对非正式风险管理工具的采纳率明显高于正式风险管理工具,非正式风险管理工具对低保障水平农业保险存在显著的替代关系,且不受收入水平的影响。农户对高保障水平农业保险的支付意愿较高,非正式风险管理工具与高保障水平农业保险具有互补关系,依赖借贷救急的农户对高保障水平农业保险的支付
摘 要:选取2011年1月至2022年3月的时间序列数据,探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非对称影响及投资者预期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相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加剧了人民币汇率波动,且呈现出明显的非对称特征,即在宏观经济状况较坏时的波动更大,投资者预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中介作用。鉴于此,应针对不同宏观经济状况采取差异化调控措施,提振投资者信心,避免形成人民币不良变动预期,预防人民币汇率的过度波
摘 要:基于2008—2021年A股上市公司社会保险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考察税务部门全责征收模式对企业社保遵从度的影响。结果显示:税务部门全责征收模式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社保遵从度。税务部门全责征收模式通过提升征管强度、降低信息不对称和约束地方政府弹性征管而发挥作用;税务部门全责征收模式对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遵从度的提升作用更加明显;同时,在劳动密集度高、经营风险高、女性高管比
摘 要:绩效预算是以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方式,也是健全收支管理、提升资金效能的重要手段,更是提高公共部门财政治理能力和水平、推动预算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此,以行政效能原则为理论指导,以优化绩效预算制度效力层级、协同公共部门预算管理与绩效理念及坚持决算全面评价为实施路径,提高公共部门的预算治理能力,可资为我国全面推进绩效预算、进一步深化绩效预算制度改革的参考方案。 关键词: 公共部门;绩效
摘 要:选取2019年7月22日至2021年12月31日注册制和核准制“共存”窗口期的首次公开募股(IPO)公司为样本,基于熵平衡匹配检验注册制改革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注册制改革提高了IPO公司的投资效率,并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提升投资效率;同时,对投资效率的提升效应在非国有企业、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的公司、外部监督较弱的公司中更显著。鉴于此,在注册制改革的进程中要强化信息
摘 要:选取2012—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公众诉求对审计整改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公众诉求可以有效提升审计整改质量,表明“自下而上”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可以促进审计整改质量的提升;改善政府及主管部门部署和督促整改的态度、增强被审计单位落实整改的决心是公众诉求提升审计整改质量的重要机制;在不同的人大需求和区域位置下,公众诉求对审计整改质量的提升效应存在显著差异。鉴于此,社会公众应合理合法地表达对
摘 要:美学经济在本质上是要实现“以美丽促美力,以美好实现美好”的人本主义经济。美学经济通过美与“三生”联动融通赋能乡村发展新动能,通过美与治理内化融合赋能乡村振兴新活力,通过美与空间融通赋能乡村振兴新格局。美学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离不开动力支持路径和文明推进路径的支持,需要构建完善的美学资源传承保护、转化相关机制,需要构建“外生内生”有效耦合的驱动机制、统筹和协同机制。浙江省以“千万工程”实施为切入
摘 要: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是城镇化的表征之一。城乡劳动生产率或劳均收入的均衡在根本上决定了合理的城镇化率。依据城乡人口迁移模型和国家统计局数据,根据调整后的城乡收入均衡条件计算得到中国合理城镇化率为84%左右,大致相当于已完成城镇化国家的中等水平;结合城镇化内在统一于经济发展过程的规律分析,到21世纪中叶我国可以基本完成城镇化进程。新型城镇化本质上要求实现城镇化与经济发展阶段的适
摘 要:基于2002—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探究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效应、异质性特征及空间效应。结果显示: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能够显著地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在人力资本水平较低、政府对高等教育重视程度较低的地区,其促进效应更明显;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阶段的中外合作办学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存在差异;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对进出口贸易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鉴于此,应
摘 要:平台资本推动了数字化生产方式的广泛应用,使劳动效率与生产力飞速提升,为人的自由自主活动创造了广阔空间和丰厚的物质财富。然而,在平台资本的同一性统治下,劳动者主体性陷入了自由与异化的悖论:能够灵活安排劳动时间与空间,但受到全方位的数字化监管;拥有多元职业选择,却面临不稳定劳动关系下的权益缺失;即便通过创造性的数字劳动获得了自我认同,也会在优绩主义平台操控下陷入沉重的匮乏感。对此,需明确用工关
摘 要:基于自我调节理论和认知情感双系统理论,依据情境实验和问卷调查数据,考量在员工先前建言基础上产生后续建言的过程机制。结果显示:员工感知组织的高参与人力资源实践(HI-HRP)水平越高,其先前建言会诱发越高的建言效能感和情感承诺,促进后续建言行为。当员工感知组织的HI-HRP水平较低时,降低建言效能感,抑制后续建言行为。鉴于此,需进一步增强员工建言行为全过程引导的针对性,着力打造高强度参与导向
摘 要:依据2003—202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考量数字经济下中国技术寻求型OFDI的逆向绿色技术溢出效应。结果显示:OFDI显著提升国内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且区域异质性特征明显。门槛效应分析显示,OFDI逆向绿色技术溢出存在显著的“数字经济”双重门槛效应,且在门槛条件下呈现显著正向且阶梯递增的非线性规律。拓展性分析表明,OFDI逆向绿色技术溢出存在负向空间外溢效应,且数字经济加速了OFDI在省域
摘 要:依据2012—2021年中国先进制造业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熵权-Topsis法测度先进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结合标准差椭圆法、Kernel密度估计法、基尼系数法、社会网络分析法考量先进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空间差异及空间关联特征。结果显示:先进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时间上整体呈上升趋势,空间上具有“东高西低”的五级梯度分布特征;先进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重心整体向西南方向转移,区域存在极
摘 要:依据中国乡城流动人口调查数据库(RUMiC)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量劳动合同签订对农民工家庭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劳动合同签订通过加强劳动保护稳定了农民工收入预期、降低了其预防性储蓄动机,增加了农民工家庭当期消费。在农民工家庭消费的十二项细类支出中,劳动合同签订提升了农民工家庭的医疗支出、非储蓄性保险支出和高档消费品支出,降低了交通支出。鉴于此,应进一步健全劳动法律法规,切实维护农民工
摘 要:巨型平台经营者通过构建平台聚合生态系统,利用网络效应、规模经济以及数据获取壁垒等方式加大对数据流通渠道的控制力度,挤压竞争者的发展空间,最终在多个关联市场中获得市场力量和垄断地位。基于对已有规范实践的考察以及数据流通限制的经济效果分析可以发现,数据流通限制不仅增加了中小平台经营者的数据收集、分析以及利用成本,还有可能产生阻却中小平台经营者突破数字市场壁垒、损害消费者价格与选择权益以及抑制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