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以俞吾金、曹可建、朱世群等为代表的学者开拓了中国马克思主义诠释学研究新方向,但同时也遭遇了以潘德荣、王金福等为代表的学者的强烈质疑。由于开拓者们未能从根基上充分思考马克思主义与诠释学的融合问题,未能深入探讨中国文化元素的融入问题以及未能给予反对者之质疑以有力回应,也由于开拓者和反对者双方都对“诠释学”的使用缺乏统一标准,这种新的研究方向显得举步维艰。马克思主义是否是一种诠释学?对这一问
[摘 要] 空间构型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空间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亟待研究。马克思从物质生产的角度看待空间,对空间要素作出了高度准确的概括;列斐伏尔则将马克思的空间论述割裂为“空间中的生产”与“空间的生产”,弱化了物质生产力与空间生产的互构逻辑。哈维回归物质生产视角,通过对资本主义过度积累危机及其典型解决方案的深入探讨,阐释了以固定资本为基质、金融资本为介质的资本循环和资本扩张交互型构的资本主义空间动态
[摘 要] 家国关系是理解村庄公共性流失与再造的一个重要本土视角。在传统熟人社会中,家庭内部伦理及其扩展是村庄公共性建设的动力源泉。家庭本位中所蕴含的公私观念具有伸缩性,使得村庄公共性建设缺乏与国家治理结构的良性沟通渠道。近代以来的村庄公共性建设强调国家与农民的直接对接,以理性化的科层体制打造行政公共性,克服家庭的公私跨越难题,这造成了村庄公共性流失的后果。当前的村庄公共性建设,应当重视家庭这一内
[摘 要] 数字平台大资本借助算法控制社会生产过程、扩张资本权力,为价值增殖服务。资本逻辑下,数字资本恶化劳动环境、剥夺劳动权利,引发正义反思。马克思资本批判理论中暗含正义批判的元尺度:劳动正义。劳动正义以人类自身为中心,指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价交换作为劳动正义的一般标准,必须基于劳动价值论进行理解。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劳动的界定不清,价值创造、价值实现、利润创造的混乱,阻碍了对劳动正义的正确理解
[摘 要] 竞争理论贯穿了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的全过程,也体现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多个环节。部门内部的竞争、部门之间的竞争以及不同资本类型之间的竞争,都深刻地影响了技术变革、产品创新、生产组织变迁等经济内容。平台经济作为一种融合了互联网、大数据等各种新兴技术的经济形式,也必然受到竞争逻辑的支配,其产生、发展以及所塑造的结果无不与竞争有着密切联系。在平台经济中,产业资本之间、产业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