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用近40%的篇幅对发展问题进行了详尽部署,涉及经济高质量发展、城乡发展、科技创新、开放体系、宏观治理等多方面内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之所以重点围绕发展问题而展开,是要着力解决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和困难。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经济都将面临需求结构转型、产业结构转型和人口结构转型三重转型
[摘 要]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新质生产力理论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的突破方向,强调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进而带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立,促进效率提升与高质量发展。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则要求立足当前发展阶段,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更大程度地激发社会内
[摘 要]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并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则。因此,必须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法治保障。法治与改革虽然在思维方式、制度功能和价值取向上存在差异性,但在历史发展和实践经验层面存在统一性,这种统一性为法治保障改革提供了依据。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全面深化改革,改革过程始终秉持宪法法律至上、遵奉权力制约、保障人民
[摘 要] 青年极简生活的表现形态依据满足人需求层级的高低及思考和识别它耗费人能量的多少可分为低级的生活物品极简、中级的生活方式极简和高级的精神生活极简,其外在的驱动力主要是青年面对消费社会的诱导、超产时代的压迫和加速生活的规制的一种凸显极端化的调适策略,从内在的驱动上可以分为经济拮据下的生活被迫、人生感悟后的主动选择和综合禀赋下的个人偏好。青年极简生活富含辩证法的思想意蕴,它在某种意义上昭示着青
[摘 要] 青年“断亲”凸显了亲情关系中的断裂,作为一种社交实践,其往往发生于具体的社会生活情境,这是准确理解“断亲”本质的关键。在注重团结的中观社会结构情境中,“断亲”构成与传统秩序、社会期待相悖的失范现象。借鉴默顿社会失范理论,对粤东潮汕C村田野经验进行提炼,“断亲”的理想类型与生成机理得以体系化呈现:仪式型“断亲”主要发生于较高阶层的青年群体,其作用机制是个体目标追求与社交群体发生变更,使亲
[编者按] 建构与中国实践相一致的标识性概念体系和自主知识体系,已成为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土标识性概念建构既要求研究者对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深入的了解,也要求研究者对社会科学概念的知识予以较好的把握。时下,政治概念已成为我国政治学研究的重要主题,并呈现出概念理论、概念史和现实概念建构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概念研究最终需要服务于本土标识性概念建构的实践,同时也要以中国的经验丰富社会科学概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社会科学在一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概念建构问题不仅长期受困于古今之争、中西之争、普遍与特殊之争、本土化与世界化之争,还有规范与实证之争、定性与定量之争,等等。诸多非此即彼的争论把研究者带入无意义的陷阱,并最终交由非学术因素来裁定。那么,概念建构是否可能以及如何走出长期以来的争论? 其实,在克服诸多争论方面,概念建构需要考虑四个要素的统一。卢克指出,社会科学研究要时刻处理好几组
当下中国政治学发展的主导方向由两大命题构成,“中国式现代化”和“自主知识体系”。支撑这两大命题的共同基础在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探索。在这两大命题之下,学界对基于中国实践的政治学概念建构的话题讨论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度。笔者主要回应三个问题:一是如何理解当下概念建构的话题热度,是追逐热点的昙花一现,还是体现知识生产的内在逻辑;二是概念体系是什么,如何建构概念体系;三是概念体系对于我们的学术研究有何意义
历史研究特别警惕从概念出发,用概念或理论裁剪过往事实,因此它采取叙事而非分析的写作模式。然而,在处理学科史的研究对象时,它仍然有可能落入从概念出发的窠臼。这里的概念是指后来形成的研究对象的名称或符号,历史学研究者由此研究对象名称而回溯其早期发展过程。殊不知,此符号本来就是一个概念或历史建构的产物,由此符号出发,已经无意识地陷入前面所说明的从概念出发的研究过程,使历史研究变成用概念裁剪过往事实的学术
[摘 要] 人工智能的应用和人工智能本身是两回事,人工智能的资本主义应用和人工智能的社会主义应用更是两回事。智能文明包含“文明社会的智能化”和“智能社会的文明化”两个向度,其本质是世界的人化。人类之所以在奔向智能文明的进程中伴随各种烦恼和苦痛,是因为社会还不够智能和文明。文明社会的足够智能化和智能社会的足够文明化赋予历史唯物主义以更加真实、鲜活和丰富的内涵。在智能文明时代,与其说人工智能将取代人类
[摘 要] “新的文化生命体”概念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创新,是“第二个结合”的具体运用,彰显着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对马克思主义的守正创新,以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马克思具体普遍性思想为阐释新的文化生命体的内涵实质、历史底蕴、实践基础、价值意蕴提供了哲学视野与思维方式。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有契合性又有差异性,二者的交织耦合构成了新的文化生命体的生成前提。新的文化生命体
[摘 要] 对农民工的研究要从中国本土经验出发,超越西方式身份政治理论,重要的突破是应用区域差异视角,把农民工作为标识区域差异的重要的社会阶层概念,而不是束缚于身份制度的阶级。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农村转移劳动力发生了巨大分化。东部发达地区农村的农村转移劳动力一般从典型的农民工转变为具有白领就业特征和身份认同的新市民群体,而中西部地区的农村转移劳动力,仍然是从事非正规就业的典型的农民工。因此,典型农
[摘 要] 建构一种省域文旅经济指数,对于衡量中国各地区文化旅游发展的实际水平及其经济社会影响具有重要意义。观测文旅经济发展水平,需要在划定文旅经济概念边界的基础上,搭建综合性的文旅经济指数模型,并从资源禀赋、要素配置和双效产出三个关键维度进行测算,评估中国各省市的文化旅游经济发展状况。结果显示,北京、浙江、上海、江苏和广东等地区在文旅经济发展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在推动中国文化旅游
[摘 要] 从“文化—权力—资本”的要素集出发,能够构建文旅型城中村空间质量的评估框架。具体是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确定“1—3—9—27”空间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在广州市范围内筛选出11个典型案例地,运用PSPL调研法、熵权-TOPSIS模型实证计算其指标权重和空间质量指数。结果表明:(1)文旅驱动城中村更新模式总体上还处在探索阶段,空间质量水平大体划分为高、中、低三类,占比依次为9.
[摘 要] 在胡塞尔一份写于1908年的手稿中,可以看到他早期为了解决交互主体性问题而设想的以“大全意识”概念为核心的理论。大全意识是将所有个别意识都囊括在自身之内并能够向内直观到它们的无限者,这个诉诸无限者的理论方案与胡塞尔后来提出的以同感概念为核心来解决他人和世界的构造问题的做法有很大不同。如果后一种方案被称为现象学的莱布尼茨道路的话,那么前一种方案因与斯宾诺莎哲学的亲缘性,即二者都通过作为大
[摘 要] 在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媒介时间消解了钟表时间的意义,重新建构了人类的教学时序观念,使得人们对教学场域中的时间体验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在媒介时间维度下,教学活动在教学时间、教学体验以及知识价值等方面表现出了令人惊喜的解放图景,但其背后却隐藏着媒介时间对教学活动的隐性规训,主要表现为价值消解、有限自主、认知短路,总体上形成一种难以察觉的全景遮蔽。解放和规训体现了媒介时间塑造教学活动的
[摘 要] 在数智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和信息服务的中心,有义务和责任提升全民信息素养,以适应数智时代的发展需要。理论上,信息素养是数智时代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必然抓手,也是新发展阶段公民的必备素质。现实中,高校图书馆具有独特的信息资源优势和环境育人优势,应在教育数字化中贡献图书馆独特的价值与力量。实践中,高校图书馆应以信息素养的核心为抓手,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三大现实场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