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要深化对金融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立足中国实际,走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金融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发展金融业需要学习借鉴外国有益经验,但必须立足国情,从我国实际出发,准确把握我国金融发展特点和规律,不能照抄照搬”。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
【摘要】金融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发挥着关键作用,并与经济发展相互影响。新时代我国金融处于发展、完善和转型中,面临经济转向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需求。这要求我们结合国内外发展,在“两个大局”背景下重新思考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国的金融与发展改革、财政形成合力,共同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发挥着以市场方式实现国家战略导向下的资源优化配置的特殊功能。为构建适应发展环境、服务于国家战略的有
【摘要】人民币国际化自2009年正式启动以来,经历了“启动与快速发展” “调整与平稳发展”“回升与持续发展”三个阶段。尽管与美元、欧元等主要国际货币还有一定差距,但作为国际货币,人民币已经初步具备交易媒介、计价手段和储藏工具三大功能。为使人民币国际化行稳致远,有必要深刻理解货币国际化的客观规律和相关国际经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是创造条件,激发境外机构和个人使用与持有人民币的意愿,具体举措包括实
【摘要】资本市场在金融体系运行中具有重要枢纽功能,加快推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发挥好资本市场功能,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服务实体经济、建设金融强国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未来,推进我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活跃资本市场,要紧紧围绕深化资本市场供给侧改革、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引导长期资金入市和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来展开。 【关键词】金融强
【摘要】过去十余年,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普惠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都有显著提升。展望未来,要做好普惠金融这篇大文章,关键要将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协调起来,以制度环境为基、模式创新为核、数字技术为翼,健全让金融机构“敢做、愿做、能做、会做”的体制机制,真正做到普惠金融的成本可负担、商业可持续和风险可控制,从而使金融资源健康、均衡、精准地配置到民生项目和长尾普惠客群,让金融“活水”
【摘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维护金融安全,是关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件带有战略性、根本性的大事。新时代中国高水平金融安全,是能有效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更好服务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金融安全,是状态与能力相统一的安全,具有动态性、开放性、防控结合和竞争性等特征。要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坚守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天职,
【摘要】绿色金融体系可以从根本上支持绿色经济的发展,是建设金融强国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在顶层设计、产品和服务设计、风险管理和信息披露、地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以及国际合作等多个方面均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仍面临发展方式转型和社会问题改善等新挑战新要求。未来,要通过发展转型金融,加强气候风险管理,连接绿色金融与科技金融,促进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结合,利用数字金融赋能绿色金融等有效途径,
【摘要】金融服务于高质量发展,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切实融入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现阶段,金融服务“创新发展”,要着力解决创新型技术产业成长的风险分担、内生动力、共性基础设施供给等问题;金融服务“协调发展”,要着力改进既有经济结构、金融结构中的不均衡问题;金融服务“绿色发展”,应遵循促进可持续增长、维护生态公平等原则;金融
【摘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体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全球视野和国际胸怀,又展现了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责任与担当,彰显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世界意义。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丰富人类“文化多样性”、赓续人类文明和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弘扬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神,传播中华文明蕴含的人类共同价值,对于破解“文明冲突论”,增进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互动具有进阶性的助推作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非遗故事
【摘要】当前,生命科技和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的伦理风险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切,我国的科技伦理治理正在走上制度化发展之路。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科技伦理治理工作,我们必须切实把握作为科技伦理治理重点的前沿科技的特征,揭示其所呈现出的一系列深层次伦理风险,从而进一步加强对科技社会系统的结构性特征的理解,探索和重构风险认知的底层逻辑。其一,充分认识新兴科技驱动的科技社会系统的革命性变化,以此理解前沿科技深
【摘要】心理需要影响社会行为,是国家治理实践和社会心态治理必须尊重的客观存在。民众的心理需要在个体和群体层面均体现为从解决心理问题到体验美好生活的连续体,一端为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另一端为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心理需要满足。社会心理服务是满足人民群众心理需要的重要举措,也是社会心态治理的重要抓手,但当前社会心理服务的研究和实践主要侧重于心理健康问题发生后个体层面的应对,无法满足心理需要连续体的客观需要。我
【摘要】作为一种“循证”治理术,基层调查研究是现代国家发现、了解和建构基层的过程。基层政权建立后,国家治理在基层社会展开,基层社会和基层政治逐渐合流,塑造了具有特殊内涵的“基层”概念,吸引了诸多学科开展基层调查研究。基层调查研究主要从人群、机构和议题三个路径开展,通常采用田野调查方法,其调查对象是可达的,调查场域是可嵌入的,调查研究的事件和成果是可理解的。基层调查研究通过体验和共情、观察和分析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