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里贫居足夸耀,屋前犹有旧邻松。”1953年1月,耄耋之年的齐白石(1864—1957)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今文化和旅游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这位早年乃木匠出身,经“衰年变法”而蜚声海内外的中国近代艺坛巨擘经历传奇、画艺高超,绘鸟兽虫鱼纤毫毕现,塑山石人物灵动传神,诗、字、画、刻无一不绝。 《中国美术》杂志多年来始终关注齐白石绘画研究和艺术市场的相关动向,曾刊发“我生无田食破砚,刻画
齐白石先生是我国杰出的艺术大师。他不仅在绘画艺术方面对国内外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在诗歌、书法、治印领域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曾经治过一方印章,自谦地称“诗、字、画、刻四无成”。其实恰恰相反,他在这四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堪称“四绝”。 齐白石先生成功地继承和发展了我国的民族绘画艺术。他善于总结、吸取前人绘画及民间艺术的精华,结合现实生活大胆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一生辛勤劳动、刻苦
[摘要] 20世纪30年代初,发端于上海的左翼美术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左翼文艺运动的一个重要分支。左翼美术家用美术形式紧密配合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斗争任务,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这一群体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呼唤、在艺术社会化的现实需要、在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诉求中生成的。正是在历史与现实的感召下,左翼美术家积极投身革命,使相关美术活动成为近代救亡图存的一支重要力量。 [
[摘要] 荒烟是20世纪30年代受鲁迅影响,致力于新兴木刻版画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木口木刻版画以精致、细腻著称。本文在荒烟发表于《中国版画年鉴(1991)》的遗稿基础上按时间顺序,结合荒烟艺术生涯的三个阶段,对其创作的鲁迅题材版画作品进行梳理,并对荒烟不同时期作品中蕴含的“鲁迅精神”及背后更深层次的爱国主义精神进行解读,同时总结荒烟在不同时期创作相同主题作品时对“鲁迅精神”的不同解读。 [关键
[摘要] 作为延安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木刻家之一,夏风在1938年至1949年间创作了一大批以党的政策内容为指向的木刻作品。这些作品以“军民一心”“生产劳动”“土地改革”等为主题,充分发挥了木刻版画团结抗战、宣传政策、服务大众的作用。本文尝试梳理夏风在延安、东北等地区所进行的木刻创作活动,围绕其作品的视觉叙事,结合其所处历史背景,探究其作品中蕴含的社会现实情况与美学信息,了解其美术创作在抗战以来发挥的
[摘要] 本文以20世纪在中华大地上发生的两次现代美术实验为近代以来中国文艺尝试现代化转型的典型案例,通过对二者思路、背景、问题、启示的分析,阐发对当前中国文艺现代性建设的宏观思考。在中国式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中国文艺的现代性也不等于西方式现代性成为共识的前提下,对照现实反观历史,或许能够更为全面地理解坚持中华文明主体性的历史必然和时代必然,并对更加具体的艺术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借用植物学领域
[摘要] 倪瓒作为引领元代以后绘画风气转变的关键人物,集宋元山水画创作之大成,形式上追求“逸笔草草”,性情上重视“写胸次之磊落”,审美上崇尚“天真简淡”,彰显了清寂旷远、荒寒高逸的创作境界。其对后世山水画创作之影响不可谓不深远。其人绝尘去俗,磊瑰不羁,终日飘摇于“五湖三泖”间,形若仙者。 [关键词] 倪瓒 山水画 逸品 画学 画风 倪瓒(1301—1374),字元镇,号云林、云
[摘要] 清初诗人颜光敏是山东曲阜颜氏家族的代表人物,文才超拔,与诸多文坛大家交往密切。《卧石听泉图》为顾见龙绘于颜光敏42岁游历江南期间,先经田雯、朱彝尊、汪懋麟品题,百年后再经翁方纲、徐大榕品题。画像与题跋是对颜光敏个人形象和颜氏家族交游的生动记录。因颜氏家族后世式微,家藏散佚,此画转易他人,后辗转入藏山东博物馆。 [关键词] 顾见龙 颜光敏 “行乐图” “小像” 颜氏家族 山东博物馆藏《
[摘要] 乾隆皇帝对朝中大臣进贡书画的行径一向不置可否,这反而掀起地方官员的进贡热潮。以进贡、抄家而被收入乾隆内府的书画作品除流传有序的精品外,还有大量重合度颇高的书画作品。这些作品虽存在被乾隆驳出的情况,但仍然有疏漏,因而“苏州片”伪作由此进入乾隆朝庋藏的书画之中。本文以乾隆朝进贡书画事宜及贪污案件为线索,对照《石渠宝笈》所录书画之品名,一窥明末清初伪迹泛滥的现象,并借此说明“苏州片”伪迹进入清
[摘要] 邹涛编撰的《赵之谦年谱》是研究赵之谦的重要文献材料。其内容丰富、翔实,对了解赵之谦的生平、创作助益颇多。因成书时代较早,相关资料并不全面,难免出现疏漏。如今距该书出版已逾20年,鲜有学者对之进行勘误和补遗。笔者通过爬梳海内外博物馆、图书馆、私人藏品、晚清文献、百年来的海内外相关出版物、各类专业展览中的相关信息,补遗《赵之谦年谱》四十三则,以资学界参证。 [关键词] 赵之谦 《赵之谦年谱
[摘要] 西南地区的墓葬碑坊极力模仿高等级的木构礼仪建筑,不仅如此,碑坊上还雕有各式建筑图像。这些建筑图像展示了不同的活动场景,由此产生了“建筑中的建筑”这一独特的表达方式。建筑图像以微缩和简化的艺术形式将人们的美好愿景凝聚于碑坊建筑之上,既折射出“居”的功能,又体现着“家”的意象,还作为“礼”的象征。笔者对西南地区的民间碑坊进行了实地考察,运用图像学、类型学等分析方法,对墓葬碑坊中建筑图像的空间
[摘要] 本文探讨人工智能(以下简称“AI”)技术在传统美术图像的当代转换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在艺术作品的数字化保存方面,AI扮演着关键角色,其通过高精度扫描和图像处理技术,不仅能够创建作品的详细数字副本用以展示,还对因时间和环境造成的作品损伤起着重要的记录作用。AI技术能够通过分析某件艺术品与其他类似作品的保存状况,预测其未来可能遭受的损害风险。这种分析可以帮助专家制定更有效的保护措施,确保艺术品
摘要:面向高校师范专业学生开设的“三笔字”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书写能力以及传承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师范专业的“三笔字”课程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本文通过深入分析“三笔字”课程的教学现状对该课程提出了改进建议,以期推动“三笔字”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高等美术教育 书法 师范教育 “三笔字” 课程教学 一、“三笔字”课程开设的重要意义 (一
[摘要] 书法美育是当前美育体系中传统文化底蕴较为深厚的一个类型,对美育建设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依托民族文化和地方特色来开发、建设书法美育课程是推动高校美育工作的重要举措。就高校而言,既要加强课程的规划和管理,又要加深课程的层次与厚度,按照学科教育的整体框架扩大美育工作的辐射范围,使书法美育理念科学、有效地融入课堂教学。以中国书法文化为切入点来推进高校美育工作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既突出了美育价值,又
[摘要] “遗址公园”是将考古研究、文化传承与公共休闲、公园绿地相结合的一种公园类型。“城市家具”作为“遗址公园”中的一部分,承担着传播文化信息和服务公众的功能,设计师需要结合当地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设计出与“遗址公园”相适宜的“城市家具”。本文主要通过剖析“遗址公园”和“城市家具”的现状,总结“遗址公园”中的“城市家具”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 “遗址公园” 城市公园 “城
[摘要] 绘画创作中的图式表现不是一成不变的。自古以来,绘画作品中的图式便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思想观念的变迁而不断变化。通过梳理水印木刻版画中图式的发展脉络,笔者对当代版画艺术家作品图式的表现特点进行分析,同时结合个人实践,试图厘清当代水印木刻版画图式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水印木刻版画 图式表现 图像研究 版画创作版画 众所周知,中国木刻版画随着雕版印刷术的发明逐渐成形,成为重要的绘画门类,凸
[摘要] 启功为当代著名书画家、文物鉴定家、国学家。其家学深厚,自幼便有机会观摩真迹、研习书画,为日后成为著名书画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启功通过日复一日的深入学习,将书法中的笔法、章法、墨法融入绘画之中,积极尝试以书入画,对当代中国书画的发展有着巨大贡献。 [关键词] 启功 书法 中国画 以书入画 竹画 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写道:“士人作画,当以草隶奇字之法为之,树如屈铁,山似画沙,绝去甜俗
孙恺数十年来绘遍名山大川。其笔下之山水造型独特、形势各异,其中南方之山钟灵毓秀、郁郁葱葱,西北之山苍劲雄浑、高耸入云。她的山水画以“西部”系列最具代表性,画风清雅简洁、拙朴有力,既有传统意味,又具现代色彩。中国传统山水画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完整的体系。孙恺的“西部”系列作品深深根植于传统之中,同时又在形式语言上体现了现代性,从物象的塑造、位置的经营到材料的选择和色彩的构成,皆
作者简介: 程龙,男,汉族,山西长治人,西安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在读,美术学(书法理论研究)专业。
作者简介:韩芳,女,汉族,山西大同人,西安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在读,美术学(雕塑艺术研究)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