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岷山’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 cv.Minshan)是适宜于岷县地区生长的优良豆科牧草品种。前期的调研发现该地区红三叶田间病害发病较重,限制了红三叶的生产,而目前尚缺少该地区病害的系统研究。本研究调查了‘岷山’红三叶在岷县田间的主要病害及发生规律,并研究了匍柄霉叶斑病对红三叶生长和品质的影响。该地区红三叶主要田间病害为匍柄霉叶斑病(Stemphylium sarcni
摘要:为缓解我国黄土高原区干旱胁迫和控制水土流失,本研究采用裂区设计,生物炭施加模式(生物炭施加和无生物炭施加) 为主区,耕作模式(打结垄、开敞垄和平作) 为副区,研究不同生物炭施加模式和耕作模式对土壤水分、径流、泥沙流失、养分流失、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干草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2019和2020年紫花苜蓿生育期,与平作处理相比,开敞垄和打结垄处理的
摘要:为明确北京市顺义区苜蓿(Medicago sativa L.)镰刀菌根腐病的病原菌种类,本研究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对发病苜蓿样品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利用形态学特征观察结合多基因序列分析(rDNA-ITS,EF-1α和RPB2)的系统发育树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并按照柯赫法则测定菌株致病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强致病镰刀菌的生物学特性及杀菌剂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本研究共分离获得26株菌株,7株
摘要:为探究模拟降水处理下土壤酶(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变化与土壤养分供应状况的内在联系机制。以内蒙古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根据多年降水平均量设置了4个梯度:减少自然降水的50%(P-50%)、对照(PCK)、增加自然降水的50%(P+50%)和增加自然降水的100%(P+100%)。结果表明:内蒙古荒漠草原中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对水分敏感度有较大差异;10~20 cm土层增水下显著
摘要:为揭示苔藓结皮短期添加对人工草地植被和土壤的影响,本研究以不同禾草组合处理的人工草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苔藓结皮短期添加后人工草地植被和土壤的变化特征和相关关系,发现苔藓结皮短期添加显著提高群落地上生物量和高度(P<0.05),随着苔藓结皮添加量增加群落地上生物量也增加并且在SFXF组合中最高;土壤全磷、全氮、含水量随着苔藓结皮添加量增加而增加,pH呈相反趋势,苔藓结皮A1添加处理对速效
摘要:为揭示中国青藏高原三江源区建植人工草地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和酶活性的影响,本研究以三江源区黑土滩为对照,选择利用黑土滩建植10年的燕麦(Avena sativa)、12年的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和13年的青海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Qinghai’)三种草地为对象,系统分析各人工草地对土壤表层(0~20 cm)有机碳组分含量、酶活性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
摘要:为探究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茉莉酰氨基酸结合物合成酶(Jasmonoyl amino acid conjugate synthase,JAR1)的基因功能,本试验对‘草原4号’紫花苜蓿中克隆到的MsJAR1基因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和表达模式分析,发现MsJAR1基因cDNA序列长度为1 740 bp,开放阅读框(ORF)编码 579 个氨基酸残基,含有GH3保守结构域。
摘要:WRKY家族是高等植物特有且最大的一类转录因子。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在假俭草(Eremochloa ophiuroides(Munro.))全基因组中鉴定92个WRKY家族基因,命名为EoWRKY1~EoWRKY92,分布在9条染色体上。对其序列特性、基因结构、顺式作用元件等进行分析,并基于假俭草相关转录组数据,分析了EoWRKYs在干旱胁迫下的表达模式,最后基于qRT-PCR解析其在
摘要: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及qRT-PCR技术,对GqinIRs基因进行鉴定及表达谱分析。本研究共鉴定出12个GqinIRs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青海草原毛虫IRs属于两性蛋白,除GqinIR7、GqinIR8a、GqinIR10a、GqinIR75a、GqinIR76b都具有信号肽,具有2~4个跨膜结构域,二三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组成;系统进化表明青海草原毛虫IR与东方黏虫和疆夜
摘要:为了分析和挖掘更多豆科牧草耐盐基因,选育耐盐品种,本研究通过同源克隆PCR方法从冬箭筈豌豆(Vicia villosa Roth.)cDNA中克隆NHX1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分析。结果表明:冬箭筈豌豆NHX1基因CDS序列长度为1 641 bp,编码546个氨基酸,为碱性疏水蛋白,与豌豆同源相似度最高;蛋白结构以α螺旋为主,包含10个跨膜结构域;相对定量分析表明NHX1在根、茎、叶组织中
摘要:半灌木扩张频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草地中,显著改变了地上/地下过程。然而,黄土高原半灌木扩张过程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尚不清楚。因此,本文研究了不同半灌木(白莲蒿Artemisia sacroorum)扩张强度(轻度、中度和重度)草地的土壤性质和细菌群落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中度和重度半灌木扩张草地具有沃岛效应,即中度和重度半灌木扩张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和土壤水
摘要:放牧是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最主要的利用方式,牦牛和藏羊是青藏高原最常见的放牧家畜,家畜通过采食植物地上部分会使地上生物量减少,进而对植物群落氮库产生影响。本研究依托青海省高寒草地-家畜系统适应性管理技术平台的放牧试验样地,探讨不同家畜类型放牧对高寒草地植物群落氮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未放牧处理下高寒草地地上生物量为180.0 g·m-2,藏羊单独放牧显著降低了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对未放牧处理下
摘要:低温是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素。本研究以‘新牧4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Xinmu No.4’)和‘甘农5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Gannong No.5’)为试验材料,探究低温下紫花苜蓿叶片光破坏防御作用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下紫花苜蓿叶片的光合速率、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及核心蛋白下降;低温下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
摘要:为探究优势种对植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本研究以内蒙古短花针茅草原为研究对象,整理不同降水年份(2014—2016年)和4个放牧试验区(对照,Control,CK;轻度放牧,Light grazing,LG;中度放牧,Moderate grazing,MG;重度放牧,Heavy grazing,HG)下优势种群和植物群落地上现存量数据,采用对比分析和数据包络(CCR模型)分析,发现伴随放牧强
摘要: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降水变化和氮添加草地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但高寒草原研究较少,尤其是长期水氮控制试验。为此,本试验于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紫花针茅高寒草原开展降水变化和氮(N)添加野外控制试验,从植被盖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及地上生物量进行测定,研究高寒草原长期降水变化和N添加对其物种多样性及生产力的影响。降水增加处理使群落盖度显著增加,而降水减少使群落盖度显著降低;N添加使高寒草原物种多样性指
摘要:本研究以黑河源区为研究区,运用分形理论研究了该区域3种主要植被类型土壤粒径分形特征,并分析了土壤粒径分形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草地砂粒含量最大(38.83%),灌木林地次之(26.11%),乔木林地砂粒含量最低(22.76%),土壤单重分形维数(Single fractal dimension,D)大小表现为草地(2.60)<灌木林地(2.64)<乔木林地(2.65);乔木
摘要:本试验以‘新牧4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 ‘Xinmu No.4’)为试验材料,研究在盛花期喷施氮肥(N)、复硝酚钠(CSN)、氮肥和复硝酚钠复配(N+CSN)对紫花苜蓿生理特性、种子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发现喷施N,CSN,N+CSN能够提高紫花苜蓿叶片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含量、SOD、POD和CAT活性。喷施N+CSN优于单施N和CSN,其中,N+CS
摘要:探究长期放牧对荒漠草原土壤不同组分有机磷含量的影响,对干旱半干旱草地生态系统的合理利用和地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依托于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研究基地的长期放牧平台,设置4个不同放牧强度:轻度(Light grazing,LG)、中度(Moderate grazing,MG)、重度(Heavy grazing,HG)和对照(Control,CK),通过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
摘要:为明确陇中温性荒漠不同草地型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各组分分布状况,本研究以陇中温性荒漠为对象,分析了4种草地型(盐爪爪型,红砂型,珍珠猪毛菜型,合头藜型)SOC、易氧化有机碳(Readily oxidisable organic carbon,ROC)、可溶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颗粒有机碳(Particul
摘要:氮(Nitrogen,N)、磷(Phosphorus,P)、钾(Kalium,K)含量是衡量牧草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其准确检测对于草地退化评价和畜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内蒙古温性荒漠草原和温性草原为研究对象,结合高光谱无人机数据和地面实测数据,使用最小绝对值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来进行敏感波段筛选,然后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ieast squares regr
摘要:为了明确豆科和非豆科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养分利用策略的差异。本试验以典型豆科植物苜蓿(Medicago sativa)和非豆科植物菊苣(Cichorium intybus)为研究对象。分别于2021年7月14日(播种后第60 d)、2021年8月3日(播种后第80 d)和2021年8月24日(播种后第100 d)采集地上部分和土壤样品,计算生态化学计量内稳性。结果表明:2种植物叶片氮钾比在播
摘要:本研究以‘张杂谷’(Setaria italica ‘Zhangzagu’)系列品种育成的5个青谷饲草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近红外光谱法测定其营养成分、矿物质元素、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等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隶属函数法分别对10个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旨在明确青谷品种在张家口地区的营养价值,为青谷饲草品种的科学评价提供技术支撑。结果显示,各营养价值指标的相关性排序为:酸性洗涤纤维>粗蛋
摘要: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和稳定性的关键要素之一,是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与功能维持的根本。温性草甸草原位于半湿润与半干旱的过渡区,其草地植物群落特征对水热变化敏感,探讨其草地群落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对北方天然草地生产与管理具有指导意义。本研究选择吉林省长岭县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样地调查法,分析了2022年该区草原生产力和群落多样性指标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长岭县内天然草原生
摘要:为研究践踏对交播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的不同品牌铺装式混合草坪的影响,本研究以2种(HERO和X-TRASS)混合草坪为试验材料,普通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天然草坪为对照,通过践踏器进行8周处理。结果表明:长期践踏处理下,2种混合草坪的颜色、总密度、盖度等外观质量均优于天然草坪;混合草坪含有人造草纤维,具有保护作用,生物量高于天然草坪;2种混合草坪在
摘要:土壤水分是固沙植被的主要驱动因子,受地形、植被和气候的相互作用影响。本研究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半固定沙丘上的土壤水分为研究对象,采用广义线性、广义加性和随机森林等模型,研究了不同微地貌类型和深度的土壤水分与地形-植被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除了迎风坡上表层(0~40 cm)土壤水分之外,沙丘不同微地貌类型和深度的土壤水分之间差异不显著;与植被因子相比,地形因子对不同深度土壤水分的影响更显著;
摘要:草地植被的斑块化分布是其对自然条件与利用方式长期适应的外在表现。在草地放牧生态系统中,采食、践踏和排泄物沉积等作用都可以引起草地植被变化,导致草地植被异质性。为探究放牧强度对内蒙古荒漠草原斑块特征的影响,本文以四子王旗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利用无人机遥感结合野外调查的方法对该草原不同放牧强度下微斑块的特征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草地斑块多趋于细小破碎、空间分布分散的状态
摘要:长期的耕作导致了辽西北农田土壤的严重退化。本研究以辽西北连作农田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实验组与周边自然生境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探讨乡土草种植对连作农田土壤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野古草(Arundinella anomala)草地和鹅观草(Elymus kamoji)草地的土壤pH值显著高于农田和撂荒地,养分含量显著低于农田。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草地和野古草草
摘要:光果柱花草(Stylosanthes leiocarpa)是柱花草属(Stylosanthes Sw.)中可用于林果园间作的一个野生种。截至目前,光果柱花草的转基因体系尚未建立。本研究以光果柱花草的子叶节为外植体,比较不同的发根农杆菌菌株与潮霉素B浓度对毛状根诱导率及转基因阳性率的影响。结果发现,以K599为诱导菌株且培养基添加8 mg·L-1潮霉素B为筛选压,是最优的毛状根诱导条件,诱导率
摘要:为探究灌溉方式与磷素的互作模式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设置漫灌(F)、喷灌(S)、地下10 cm滴灌(D10)、地下20 cm滴灌(D20)和地下30 cm滴灌(D30)5种灌溉方式和0 kg·hm-2(P0),60 kg·hm-2(P1),120 kg·hm-2(P2)和180 kg·hm-2(P3) 4个施磷(P2
摘要:本文旨在研究水分含量(67.69%,59.43%,47.26%和38.07%)对添加复合乳酸菌和2%糖蜜青贮后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青贮品质的影响。复合乳酸菌由植物乳杆菌和布氏乳杆菌组成,等比添加1×107cfu·g-1 FW。室温厌氧发酵后开袋对青贮苜蓿营养品质、发酵品质和微生物数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萎蔫对添加复合乳酸菌和糖蜜的苜蓿青贮后的粗蛋白(Crude p
摘要:为了探究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青贮过程中叶绿素及其降解酶含量的变化规律,试验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添加剂×3,天数×13),处理包括对照组(Control)、添加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LAB)(植物乳杆菌,105cfu·g-1新鲜物质基础)组和添加混合酸(Mixed acid,MA)(添加量4%)组。结果表明:与对照青贮相比,LAB和MA处
摘要:为深入了解和更好地开发利用衡阳市野生草本花卉资源,采用野外调查和查证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模型,对湖南省衡阳市60种野生草本花卉资源的开发利用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综合评价模型有1个目标层,3个约束层[约束层权重值大小为:开发利用潜力(0.660 7)>观赏价值(0.207 9)>生物
摘要:冬春季牧草在自然枯黄衰减与牲畜不断采食的双重压力下,地上生物量持续消耗减少,使这一时期成为生态破坏与畜牧业灾害的高发与重发期。因此,本研究利用若尔盖地区Landsat卫星影像,基于枯草植被指数(Dead grass vegetation index,DGVI),建立了冬季牧草生物量的最优估算模型,该模型的验证R2达到0.791 1,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针对冬季枯草的草畜平衡时空动态监测与
摘要:为探究不同添加剂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和高丹草(Sorghum biclor×sorghum sudanens)混贮品质的影响,本试验以6∶4混贮比例的紫花苜蓿+高丹草为原料,分别进行无添加剂(CK)、添加1×106 cfu·g-1 FM植物乳杆菌(A)、粪肠球菌(B)、植物乳杆菌+粪肠球菌(A+B)4个处理。青贮60 d后对各处理组的混贮品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
摘要:本研究以具有高效除草活性的生防菌株燕麦镰刀菌(Fusarium avenaceum)HY-041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与正交组合试验设计,筛选出了HY-041菌株的最适产孢基质及最优基质配方;通过对载体及助剂的筛选,进行了可湿性粉剂的初步研制,并测定了可湿性粉剂对杂草藜(Chenopodium album)、密花香薷(Elsholtzia densa)、猪殃殃(Galium spuri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