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要求,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近年来,合肥日报传媒集团通过推进组织、内容、渠道、技术、运营、机制等“六位一体”的系统性变革,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全媒体矩阵全网触达用户超过5000万。本文深入调查分析合肥日报传媒集团改革创新经验和路径,有助
【摘 要】全媒体时代,尽管新闻的生产方式、技术手段、传播渠道等不断迭代更新,但人们对于主流价值的认可、有效信息的需求不减反增。内容为王、技术为要,内容永远是根本。笔者试从正能量、高质量、大流量这“三个量”入手,浅析融媒体中心做强内容、呈现区域亮点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正能量;高质量;大流量;内容为王;舆论引导 一、正能量新闻 (一)为什么我们需要正能量新闻? 当今中国,正在经历百年未
【摘 要】伴随元宇宙由概念建构向实践应用的加速落地,超脱技术理路,以更宽视野探索元宇宙特别是中国的元宇宙发展可能成为传播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研究基于技术与社会双重视角,指出元宇宙在信息技术、社会环境、市场竞争的综合作用下已具备实现可能,并呈现强虚拟性、沉浸性、交互性等特征,同时对元宇宙媒介想象中的主体缺失、空间失序等表示担忧。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提出应以确立人的主体地位与主体性、中国
【摘 要】在追求“流量为王”的自媒体时代,“正面连接”微信公众号另辟蹊径,在内容生产上深耕原创内容,专注深度报道,持续输出原创性内容。本文选取“正面连接”自2021年9月1日上线后,截至2023年12月31日发布的125篇文章,采取文本分析方法对“正面连接”内容生产特点、叙事策略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正面连接”深耕调查报道领域,从个体视角出发关注特殊群体、注重个体的表达、触及社会问题,以小见大
【摘 要】媒体融合是一场自我革命,打造形态多样、手段先进、竞争力强的新型主流媒体,需要载体的融合、理念的融合,更需要资源的融合。“跨界”如今已成流行词,跨介质整合、跨媒体整合、跨区域整合、跨行业整合以及跨层级传播体系……新模式不断涌现,媒体融合本身也拥有更多的可能性。跨界融合不是简单的1+1,而是有机融合,产生“1+1>2”的效应。本文以合肥日报传媒集团在内容生产领域的跨界尝试案例为切口
【摘 要】人工智能嵌入新闻写作是当前以及未来新闻业的发展趋势。本文梳理了AI新闻写作的应用现状和相关研究,从可见性、数据缺陷和技术依赖三方面对其潜在风险进行了分析,提出智能叙事是未来走向人机共生新闻写作新生态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AI;新闻写作;智能叙事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下称AI)一词最早于1956年在美国达特茅斯举办的夏季人工智能研究计划会议中
【摘 要】数智时代,网络新闻生产主体的多样化对融媒体新闻内容的生产机制与评价体系造成冲击。地方融媒体中心在网络新闻生产中,受到平台算法、人工智能技术与媒体生产者劳动样态等改变的影响,存在新闻本源价值偏移、新闻品质弱化等困境,造成地方融媒体网络新闻内容深受流量裹挟。本文基于内容建设、人文关怀与新闻品质坚守方面探讨地方融媒体网络新闻内容的价值回归,冀望推动融媒体网络新闻内容生产的固本培元与品质化提
【摘 要】“电子榨菜”是指人们在用餐时所观看或收听的媒介内容,它充当着当代年轻人情绪调节枢纽的角色,同时也填补着网络空间中对于现实社交的缺憾。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电子榨菜”的使用受众进行了统计分析,进而发掘出它的流行与情绪调适、加速社会、电子依赖等紧密相关。但随着人们对“电子榨菜”的沉迷,其背后折射的碎片化传播、加速社会、参差不齐的内容输出等问题也值得我们深思。 【关键词】电子榨菜;
【摘 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新闻摄影作为记录社会和历史的重要手段,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本文探讨了人工智能如何改变新闻摄影的实践、伦理和审美,分析摄影师在AIGC时代的新角色和职责,并讨论维护图像真实的重要性和新的技术解决方案。 【关键词】新闻摄影;人工智能;AIGC;媒介素养;技术革命 新闻摄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当时摄影技术尚处于幼年阶段。最初的摄影技术需要长时间
【摘 要】新媒体时代,主流财经媒体为适应市场和读者需求,通过搭建全媒体矩阵扩大影响力,其中,微信公众号成为必备的新媒体平台之一。在微信公众号平台,如何合理选择和使用新闻照片,使其更好地为专业财经新闻报道作注解,运用图文并茂的视觉设计来吸引读者对财经新闻报道的兴趣,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课题。本文主要围绕主流财经媒体微信公众号新闻照片的运用作些探讨。 【关键词】主流财经媒体;公众号;新闻照片 【
【摘 要】新闻摄影作为记录和传播重大体育赛事的重要媒介之一,通过镜头捕捉瞬间,生动展现运动员们的表现和比赛的紧张感,摄影独特的视觉表达能从复杂的动态视觉中定格动人瞬间。本文从实践经验、表达方式、传播策略三个方面,结合《南宁日报》在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下称学青会)中的摄影报道,探讨地方党报在全国新闻“赛场”中实现“破圈”传播的现实路径及内在机理。 【关键词】学青会;体育摄影报道;摄影
【摘 要】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视觉图像在信息传播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读者对新闻图片的需求更加迫切,报纸图片新闻作为传统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需及时作出反应,不断地适应、创新。基于此,本文简述了图片新闻中图片的重要价值,说明其存在意义;陈述了全媒体时代对报社新闻编辑模式的重要影响,论述图片新闻编辑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内容真实可靠,信息含量丰富,价值形象鲜明,观点表达突出,标题吸引力强,情感导
【摘 要】理论宣传是党报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报的传统特色和重要职能。加强党报理论版建设、办好党报理论版要讲政治、抓时效、见深度、重实践、接地气,发挥好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的作用,切实做好新时代党的宣传思想工作。 【关键词】理论宣传;党报理论版;安徽日报理论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使全
【摘 要】移动社交为个人提供了低成本、高质量的社交体验。本文以享乐性体验为理论基础,结合心流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创新性的功能设计、简洁的界面设计和积极放松的社交环境能够有效增强用户的心流体验,进而增强用户黏性。 【关键词】心流体验;社交平台;享乐体验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演变、营销环境的变迁以及消费者心理需求的逐步升级,社交产品的设计在不断演进。为了顺应时代潮流,更好地迎合市场和
【摘 要】本文对14种新闻传播类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推送情况、用户阅读情况、服务功能等进行调研,分析得出这些公众号存在推送频率低,时效性不强;内容同质化,信息量不足;形式较陈旧,缺少吸引力;服务功能少,用户体验差等问题。对此,本文从互联网中用户的多重角色视角入手,提出满足用户内容需求、社交需求和服务需求的一系列相关措施。 【关键词】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用户视角;社交;服务 【基金项目】本
【摘 要】《中国日报》作为国家重要的对外传播平台,研究其在YouTube视频平台的传播状况对分析我国国际传播现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文本挖掘的研究方法对《中国日报》在YouTube平台从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发布的视频主题进行内容分析,使用LDA主题模型提取主题,并将结果可视化,指出《中国日报》对外传播现状以及需改进的方面。 【关键词】对外传播;中国日报;LDA主题模型;国家形
【摘 要】在“KOL内容生产者-MCN机构-短视频平台”三方合作的MCN模式中,内容生产者和非主流短视频平台以MCN机构为共通空间,从原本的毫无关联到建构起一个以信任为圆心的利益机制。本文通过分析淘宝旗下的“点淘”短视频平台、KOL内容生产者与MCN机构之间的盈利逻辑、行业实践与个体境遇,探究“KOL内容生产者-MCN机构-短视频平台”三者关系在“共生”与“博弈”之间形成转化的关键因素,以期为
【摘 要】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样本来源,以2018年至2023年间知网收录的“危机传播”相关的北大核心及CSSCI论文为研究样本,运用CiteSpace软件对这些文献进行计量分析,从论文发表量、作者与机构分布、关键词共现及聚类等维度构建出知识图谱,梳理出近五年国内危机传播研究相关的热点与发展趋势。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机构与研究者各自为政开展研究,学术开放性与交流程度较低,合作不够紧密,暂未形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重点工作。本文选择《人民日报》相关报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人民日报》2023年1月至2023年10月共计340篇生态文明类新闻报道进行主题分析和框架提取,探究其议程设置的特点,并提出优化路径。 【关键词】生态文明;议程设置;LDA主题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然而这一进程也伴随着诸多生态环境挑战。 《人民日报》作为权
【摘 要】十年一跃,融媒向新。党的二十大对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提出明确要求。媒体融合具有多维度和动态特征,涉及媒体技术、媒体管理、传播方式等因素在不断变化的媒体环境中的融合。对于市级党报集团来说,如何通过创新生产方式重塑主流媒体影响力,是当下发展中的重要课题,也是在竞争中实现迭代升级的关键。 【关键词】主流媒体;融合创新;报业转型;融合新闻 一、研究背景 习近平总书
【摘 要】在路上,心里才有时代;在一线,心里才有群众;在现场,心里才有感动。在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微信、QQ等通讯工具发达的今天,在蹭热点、抢头条、拼速度、追求点击率的今天,在媒体传播多元化的时代,“现场”依然是打动读者的落脚点。因此要迈开双腿、用心观察,充分挖掘事实所蕴含的更深新闻价值,不断打磨稿件,才会写出准确、鲜明、生动、形象的新闻作品。 【关键词】新闻采访;四力;现场;观察 随着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适应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念与思维模式,可以称之为“新质生产力”思维方式。如何运用“新质生产力”思维方式做好全国两会报道?本文以安徽日报全国两会报道为研究对象,深入洞察其创新方式,以期为行业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爆款产品;新技术赋能;融媒联动 “新质生产力”是今年全国两会上
【摘 要】随着新闻传播方式和读者阅读习惯的变化,媒体融合发展下的报纸版面编排设计对报纸的新闻内容、编排手段、视觉冲击力等方面都提出新要求。这也要求报纸版面的编辑人员必须在工作思路、方法、流程乃至机制上作出相应转变。 【关键词】媒体融合;报纸版面;编排 随着互联网兴起和各类新媒体发展的日新月异,走媒体融合发展之路已是报纸转型发展的不二选择。报纸版面的编辑设计也必须顺应媒体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主
【摘 要】消费是民生所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就必须切实维护每一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随着各类消费问题的不断出现,记者通过调查报道揭露商家侵权和消费者权益被侵害的过程,能够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同时传播普及消费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并推动其完善。采访是记者工作的基础和核心。不断提高采写技巧,是发挥消费维权调查报道作用,提升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重要途径
【摘 要】本文旨在探讨社会学视角如何影响和深化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实践,并分析其对提升新闻报道深度和广度的重要性。通过文献综述与案例分析,揭示社会学概念如社会结构、冲突理论、农村社会关系、社会学研究方法等在新闻采访过程中的体现和应用。同时,讨论了如何运用社会学研究方法帮助记者更深入地理解新闻事件背后反映的社会现象,并提出了一些创新策略以优化新闻采访写作实践。 【关键词】社会学;新闻采访;写作;应
【摘 要】《明中都》是安徽卫视播出的一部呈现明中都遗址挖掘、展现明中都历史与中华文化、讲述中国古代都城建筑背后故事的纪录片。该片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呈现以及故事化的叙事策略,回顾近年来的考古发掘,通过考古实证、建筑考古复原与文物修复,展现皇家建筑历史内涵、考古人的细致工作与取得的突破。考古类纪录片如何平衡真实性与艺术性?研究发现,纪录片可运用多种故事化手段进行叙事;采用数字技术实现影像再造,召唤历
【摘 要】中国式现代化是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典范。政论专题片《新时代中国人权》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在民主政治领域的具体呈现,对中国人权发展理念、道路和成就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文围绕该政论专题片的内容和叙事方式,探讨政论专题片如何通过叙事方式、话语内容的创新,发挥其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政论专题片;新时代中国人权 政论专题片紧密围绕时代热点,通过独特的视听语
【摘 要】由央视和国家话剧院合作推出的《故事里的中国》是近年来以影视节目“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典型实践。该节目多角度呈现了当代中国的发展历程和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蕴含着丰富的“四史”教育资源。该节目以综艺叙事为手段,兼具真实性、艺术性、趣味性和娱乐性,助力了“四史”教育资源的大众化传播。“四史”教育资源融入到节目,对当代中国的国家形象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进一步印证了影视传播在国家
【摘 要】社交媒体作为书写集体记忆的数字化留存工具,整合了不断翻新的碎片化文字和影像,创造了共享旅游情境的场景。网红城市作为社交媒体平台推动下的产物,不断被平台用户重写与构建出新的城市形象。本文立足于可供性视角,通过文本分析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考察网红城市的时空想象是如何被不同主题重写与构建的。 【关键词】城市形象;可供性;社交媒体;时空想象 在抖音、微博、小红书等诸多社交媒体的助
【摘 要】辽宁文化形象通过短视频被广泛传播,从地域声景的展现到辽宁现实景观与生活风俗的宣传,当前短视频的创作内容涵盖了与辽宁文化相关的要素。然而,在短视频的整体创作与传播过程中,虽然辽宁文化形象在不断被建构、不断被传播和接受,但在传播效果以及短视频内容呈现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本文从地域文化精神、创作机构、创作内容、创作者以及产业链拓展五个方面提出在短视频平台上构建与传播辽宁文化形象的策略。
【摘 要】不同民族在不同文化环境下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发展方式。侗族大歌是侗族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占据着特殊的地位。近年来,大众传媒提升了侗族大歌的知名度,但也对其传统传播形式带来冲击。侗族大歌应借助新媒体,充分利用网络直播、短视频、微信公众号等,在保留本真的基础上,实现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侗族大歌;新媒体;传承;发展 在数字化时代,如何充分利用新媒体各平台推动侗族歌曲的
【摘 要】梁启超是清末民初重要的启蒙思想家,被誉为“舆论界之骄子”。梁启超的新闻思想相关研究是在1991年后逐渐兴起和发展的。本文运用CiteSpace对梁启超的新闻思想研究进行梳理,结果表明,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研究方向围绕梁启超的人生经历、新闻思想形成背景、新闻工作实践等内容展开并向纵深发展。对梁启超的新闻思想研究进行回顾与总结,发现其存在研究方向单一,研究主体分散,研究机构之间缺乏协作等
【摘 要】如今,我国信息化社会的发展速度在不断加快,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几乎随处可以看到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国内高职院校也开设了相关的数字媒体技术课程。基于此,本文试图借鉴前人研究,针对高职院校教育的特点,结合数字媒体课程和PBL模式的相同理念,力图设计出基于PBL模式的高职院校数字媒体课程教学方案,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制作数字视频的能力、策划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PBL模式;数
【摘 要】OBE理念是以成果为导向的教育理念,近年来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探讨了基于OBE理念的高职院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策略,提出要构建“双主体”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合作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以能力为导向优化课程体系、利用信息技术拓展教育教学资源等策略,以期提高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新闻传播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OBE理念;
【摘 要】新闻实践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新闻传播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媒介生态的变革,新闻实践本身在不断变化。教育主管部门为了应对人文社科教育面对的全新场景,提出建设新文科的目标,传媒行业为顺应市场的逻辑对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要求。新文科与新业态构成了新闻实践教学的双重背景。为了应对变化,新闻院系需要从理念、平台与模式三个维度实施新闻实践教学创新,以培养出符合新教育场景需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