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我国脑卒中疾病负担仍持续增长,同时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领域涌现出许多新的临床证据。为更好地指导中西医结合防治脑卒中的临床实践,本工作组在《中西医结合脑卒中循证实践指南(2019)》的基础上,开展指南更新必要性评估与临床问题遴选,确定了需要更新的12个临床问题,并以《脑卒中中西医结合防治指南》在中华中医药学会申请立项。参考最新的国内外临床实践指南,基于研究证据的系统检索与客观评价
【摘要】 背景 脑卒中发病率逐年上升,行为控制是预防脑卒中直接有效的干预手段。主动健康医学模式提高了慢性病防控的主动性和可及性,而脑卒中患者主动健康行为概念内涵有待探索。目的 探索脑卒中患者主动健康认知及行为方式,构建脑卒中患者主动健康行为概念框架。方法 2023年8—10月,采用目的抽样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的26例脑卒中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诠释主义扎根理论方法论,对26例
【摘要】 背景 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IRI)是一种较新的炎症生物标志物,其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的关系尚不明确。目的 探讨SIRI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年内复发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南昌市第二医院和南昌市第三医院住院且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入队列,并对其随访1年。收集患者入院后48 h内的基线信息、随访过程
【摘要】 背景 脑卒中患者通常伴有睡眠状态紊乱失衡,这在临床治疗中极易被忽视,且目前针对睡眠状态是否对该类疾病预后产生影响的研究较少。目的 探究急性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睡眠状态变化与预后影响的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3年12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开滦总医院诊治的急性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为病例组,根据患者出院时改良Rankin(mRS)评分,将病例组分为预后良好亚组45例,预
【摘要】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具有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及高复发率等特点,给患者及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预测模型在患者的诊治决策、预后管理以及卫生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多,其价值也愈发重要。机器学习方法是预测AIS患者预后的重要方法之一,且已广泛应用。本文以机器学习方法为重点,就AIS预后预测研究的最新进展予以综述,并提出机器学习预测模型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为AIS患
【摘要】 背景 随着我国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逐年增加,而生活习惯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目的 探讨我国老年人午睡时长、夜间睡眠与抑郁症状的关系,基于生活习惯角度推荐睡眠时间,为老年人抑郁早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2023-11-16公开发布第五轮(2020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项目(CHARLS),纳入符合研究标准的8 233名为研究对象。采用抑郁评定量表(CSE-
【摘要】 背景 心血管疾病(CVD)是腹膜透析(PD)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而营养不良是PD患者发生CVD及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预后营养指数(PNI)作为一种综合评估患者免疫、炎症和营养状态的指标,因其具有便利性与可靠性等优点,在肿瘤等多种疾病的预后评估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不同时间点的营养状态与PD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仍有待进一步探究。目的 探讨PD患者首年PNI与CVD死亡之间的关系。方法
【摘要】 背景 小脑蚓部与情感调节、认知功能密切相关。小脑蚓部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能否改善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CSZ)患者的临床症状,既往少有报道。目的 观察小脑蚓部θ短阵快速脉冲刺激(TBS)模式的rTMS对老年CSZ患者阴性症状、认知功能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单盲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8月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50例稳定期老年CSZ患者为对象
【摘要】 背景 帕金森病(PD)是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之一,多见于中老年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发病率越来越高,给患者家庭乃至社会均带来沉重的负担。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恩他卡朋双多巴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及非运动症状的疗效。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双盲设计。选取2022年8月—2024年5月在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就诊的帕金森病患者共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恩他卡朋双多
【摘要】 背景 衰弱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综合征,与不良临床结局密切相关。目前评估主要依赖各种量表,缺乏统一的金标准。慢性炎症作为衰弱的病理生理机制之一,血常规炎性指标简单易获得,关于血常规炎性指标和衰弱之间的相关研究较少。目的 探讨体检老年人血常规炎性指标和衰弱的相关性,分析衰弱的影响因素并构建衰弱发生风险的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2年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医疗保健中心行
【摘要】 背景 脓毒症是一种异质性疾病,识别脓毒症亚表型有助于优化脓毒症管理。目的 利用降钙素原(PCT)轨迹识别脓毒症亚表型并进行风险分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01-01至2023-08-01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收住的800例及甘肃省人民医院收住的202例成年脓毒症患者(年龄>18岁),随机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其中597例患者纳入开发队列(60%),另外203例及甘肃省人民医院202例
【摘要】 背景 动脉粥样硬化是世界范围内引起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原因,炎症是目前研究热点,其中NOD样受体3(NLRP3)是研究最为深入的炎症小体。胰高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目的 研究利拉鲁肽通过拮抗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2022-03-25—05-19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取HUVEC
【摘要】 背景 大学生是强迫症状的高发群体,已有大量横断面研究考察大学生强迫症状的整体发展趋势,但缺少对于大学生强迫症状发展轨迹的研究。目的 通过纵向追踪的方式,考察大学生强迫症状的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新疆师范大学大一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的强迫症状分量表与焦虑分量表对大学生进行为期3年的3次追踪测试,第一次施测时间为2020年11月(
【摘要】 背景 抑郁障碍(MDD)在青少年人群中的发病率逐年增高,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也是其常见的临床表现。有研究结果显示维生素D和血脂水平与MDD有关,但是其是否与NSSI有关尚不明确。目的 比较伴或不伴有NSSI行为青少年MDD患者的25羟维生素D3[25(OH)D3]和血脂水平,并探索其对NSSI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3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精神科和
【摘要】 智慧健康管理是解决公共健康问题的重要对策,本研究针对我国突出的健康问题,基于三级甲等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构建智能医学知识库和模型库,研发智慧健康管理平台。通过健康自测、风险预测、健康教育、健康评估、智能咨询、综合干预、签约医生服务等智能辅助功能,支撑对40种法定传染病的早期监测和预警,实现对常见的260种疾病的智能化管理;平台的健康评估、智能咨询、综合干预、签约医生服务面向参保人群开放,
【摘要】 背景 在国家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理念转变的背景下,浙江省率先打造面向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的未来社区健康场景,为基层卫生健康综合改革提供了“浙江样板”,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未来社区健康场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目的 构建浙江省未来社区健康场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提升社区健康服务能力和质量,推动人群健康目标实现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SERVQUAL
【摘要】 认知障碍又称认知症。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受认知症和阿尔茨海默病影响的人群在不断增多。有关认知症的污名在国际社会被公认为普遍存在,但相关的研究却十分有限。本文通过梳理既往有关认知症污名的研究成果,发现有关认知症污名的定义和测量方式有待统一,有关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研究十分欠缺,能够进行因果推断的证据缺乏,干预研究的数量和质量均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对于认知症污名的研究,为打破传统污名研究领域
【摘要】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老年人群中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典型临床表现是进行性记忆障碍。铁死亡是近些年新兴起的潜在的生物学机制研究方向,是一种铁依赖性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大量证据表明AD与大脑中的铁死亡密切相关,然而其参与AD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其可能由铁代谢紊乱、脂质过氧化和氨基酸代谢诱导,从而影响大脑中铁离子的沉积。迄今为止,部分中药有效化学成分已被深入研究,例如红景天、远志、银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