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超大断面硐室围岩失稳问题,以锦丰金矿地下搅拌站超大断面硐室为研究对象,利用矿山地质钻孔数据库建立矿区岩石质量指标模型,并基于该模型选择搅拌站建设最优位置为150 m中段。通过实验室试验、现场调查及地应力测量确定围岩参数及应力分布特征,利用Phase2岩石力学软件对硐室开挖后的稳定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并结合工程类比法,提出管缝锚杆+挂网+湿喷混凝土+树脂锚杆+长锚索+壁后注浆+
摘要:四川某铅锌矿为建成无尾矿排放绿色矿山,将尾矿无害化处理,对其进行尾矿综合全利用研究。通过踏勘调研矿山技术条件,试验分析尾矿特性,拟定了全尾砂充填和分级细尾砂充填(粗尾砂建材化处理)2个方案。由于矿物磨矿碎胀性影响,采矿产生的采空区空间不能满足充填处置全部尾砂的需求,确定将全尾砂进行分级处理,分级界线74 μm,粗粒级尾砂产率39.5 %,以粗粒级尾砂脱水作为建筑用砂物料,细粒级尾砂浓密脱水作
摘要:随着世界各大金矿开采深度的增加,高温围岩向巷道风流传递大量热量,从而显著提高风温。对巷道表面进行隔热材料的围护已被证明是改善地下作业场所热环境的有效手段。采用前期研发的用于巷道支护的相变储能泵送湿喷混凝土(PWS-MPCM),使用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手段从围岩内部温度分布的角度对其功能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PWS-MPCM对围岩内部温度分布影响显著,且具有良好的隔热和控温性能,论证了PWS-
摘要:为优化三山岛金矿西山深部北区上向进路充填采矿法的采场结构参数,基于矿体的开采技术条件,初步选择了10种采场结构参数,利用ABAQUS软件对10种采场结构参数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再结合模糊数学方法对10种模拟结果进行优化。经过综合对比分析,推荐方案2作为三山岛金矿西山深部北区SL06154盘区采场的结构参数,即一步进路采场宽度8 m,二步进路采场宽度6 m,进路采高4.5 m,采用隔一采一的方式
摘要:急倾斜薄矿体在空场采矿法开采后会残留顶柱,由于透采时凿岩工人在逐渐变薄的顶柱下作业,安全风险较高,为避免出现大面积冒顶事故,常留设永久损失的高品位原生矿柱,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为安全高效回收顶柱,提出一种垂直分条采矿工艺,详细介绍了该方法的采准切割布置、回采工艺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现场工业应用表明:采用该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回收顶柱,且空顶后暴露面积小,安全性高;台效由原工艺的15.4 t
摘要:针对某黄金老矿山资源衰减问题,为合理利用浅部高品位残矿资源,提出采用预留顶柱和不预留顶柱2种回采方案。预留顶柱分为预留1 m顶柱和0.5 m顶柱;不预留顶柱分为注浆胶结厚度5 m和10 m。根据数值模拟分析结果,确定采用预留部分顶柱与注浆固结干式充填料的综合护顶措施,即预留顶柱厚度1 m,注浆胶结厚度5 m。详细介绍了残矿回收工艺流程。通过对试验采场上部采空区已有松散充填料进行注浆固结,成功
摘要:为增加矿山机电系统的可靠性,及时发现并预防潜在故障,提高矿山生产效率、确保工人安全及设备正常运行,建立了故障信息数据诊断系统,收集矿山机电系统故障数据,同时构建了贝叶斯故障网络,并利用ITE结构将其转化为二元决策图,对机电系统故障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挖掘软件上,研究构建模型对机电系统故障的诊断准确率均达98 %以上。在对某矿山机电系统实际评估中,测得绝缘老化或损坏、过载或过热
摘要:近年来,纳米气泡一直是学术界的研究焦点。纳米气泡性质不同于宏观气泡,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养殖、矿物浮选等诸多领域,特别是纳米气泡存活数小时甚至几个月的超强稳定性成为当前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然而,纳米气泡的发展历程目前仍缺乏系统总结。针对这一问题,归纳了纳米气泡的发展历程,阐述了纳米气泡的稳定性研究进展,从而指出了这些理论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总结了纳米气泡稳定性对浮选的影响,以期拓展研究纳米气泡
摘要:河南某微细粒复杂难选金矿原矿品位1.2 g/t左右, 选矿回收率较低。为提升选矿回收率,提高经济效益,对浮选尾矿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研究发现,浮选尾矿中载金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其次为石英和长石等硅酸盐矿物,黄铁矿粒度多小于0.038 mm,主要呈细粒与脉石矿物连生或包裹于脉石矿物中,偶尔呈单体产出,单体解离度仅为4.60 %,说明可以提高磨矿细度以进一步回收尾矿中金。开路试验和闭路试验发现,
摘要:贵州某氰化尾渣含金1.66 g/t,金主要以裸露金和硫化物包裹金的形式存在,氰化尾渣粒度较细,-0.038 mm粒级占比超过80 %。针对氰化尾渣含泥量高的特点,采用泥砂分选工艺,通过旋流器分级,对沉砂和溢流分别进行浮选回收。采用一粗二扫三精流程,对沉砂和溢流分别采用适应其特性的工艺参数及药剂制度,泥砂分选全流程闭路试验可以获得金品位12.42 g/t、金回收率50.13 %的精矿;氰化尾渣
摘要:刚果(金)某锂辉石Li2O品位0.86 %,属于低品位难选锂矿石。为实现该锂辉石高效综合利用,对其开展浮-磁联合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0.074 mm占比75.0 %,碳酸钠用量500 g/t,氯化钙用量140 g/t,氢氧化钠球磨机内用量700 g/t、浮选槽内用量200 g/t,捕收剂组合A(氧化石蜡皂与油酸质量比为1∶3)用量1 650 g/t条件下进行一粗两扫三精一磁闭
摘要:水银洞金矿床是黔西南地区超大型金矿床之一,由于多年的开采和生产规模的扩大,保有资源量越来越少,亟须综合研究成矿规律和分析成矿潜力。在综合分析以往资料基础上,结合野外调查,认为水银洞金矿床成矿地质体为深部隐伏岩浆岩体,成矿构造为灰家堡背斜与其两侧的逆冲断裂,成矿结构面为浅部三叠系地层裂隙面、龙潭组地层层间裂隙面和切层裂隙面、龙潭组地层与茅口组地层不整合接触面,成矿具有明显垂向分带特征。结合地球
摘要:铜陵矿集区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重要成矿区,迪龙冲金矿床位于该矿集区中部,大地构造位置属扬子板块北缘。近年来,在区域内发现了叶山铁矿床、曹家冲铜矿床、舒家店铜矿床及杨冲里金矿床等典型矿床。通过本次野外勘查工作,结合前人已有成果资料,系统总结了迪龙冲金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要素及找矿标志,为进一步找矿勘探工作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迪龙冲金矿床成矿类型主要为裂隙充填型和蚀变岩型2种。矿体(脉)成因是
摘要:石家金矿床是位于栖蓬福成矿带北段的一个石英脉型金矿床,其成矿过程大致可以分为石英-黄铁矿阶段(Ⅰ)、金-石英-黄铁矿阶段(Ⅱ)、金-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Ⅲ)、石英-碳酸盐阶段(Ⅳ)。成矿流体盐度为1.83 %~10.74 %,密度为0.61~0.90 g/cm3,属于低盐度、低密度流体;成矿温度275 ℃~325 ℃,成矿流体压力50~92 MPa,成矿深度1.67~3.07 km。综合
摘要:迎丰地区位于陕西石泉—旬阳国家级金矿整装勘查区内,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前景良好。通过开展1∶2.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对10种元素进行变异系数、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结果显示:Au异常分布不均匀,离散程度较大,为主要成矿元素。通过对Au异常和综合异常的研究,结合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化特征,圈出金蚀变带5条。通过地化剖面、槽探、钻探工程验证,共圈出17条金矿(化)体,进一步证实该地区找矿前景良好。
摘要:铅锌浮选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颗粒物,污染工作环境。以某铅锌浮选厂为研究对象,对厂房内、外颗粒物浓度分布情况进行测试分析,并对其污染状态及健康影响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粒径小于10 μm颗粒物其厂房内数量浓度高于厂房外,且数量浓度随粒径变小而增加,厂房内、外颗粒物的数量浓度比平均值大多大于1。PM10、PM2.5和PM1的厂房内质量浓度显著高于厂房外,厂房内PM10、PM2.5分别超过一级
摘要:随着小秦岭金矿区坑口逐渐关闭,开展矿山地质灾害调查和治理工作势在必行。基于矿区地质环境,分析了区域内的地质灾害类型,并采取废渣清运,修筑防护堤、拦渣坝、挡渣墙,沟道整治与道路修复、植被恢复等针对性措施进行治理。小秦岭金矿区修建挡渣墙2.88万m3,固定矿渣2 002万t,清运矿渣584万t,平整渣坡143.5万m2,修建渣坡排水渠21.2 km,清理疏通河道15.5 km,栽植各类苗木80.
摘要:针对不同矿种矿山建立差异化的绿色矿山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了黄金行业绿色矿山评价体系,以黄金行业绿色矿山评价体系为目标层,矿区环境、资源开发方式、资源综合利用等6个指标作为准则层,功能分区、矿容矿貌、矿区绿化等22个指标作为指标层,采用AHP层次分析法确定不同指标权重排序,确定较重要的准则层分别为资源开发方式、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指标层分别为共伴生资源利用、绿色开发
摘要:研究建立了氰渣中硫氰酸盐的测定方法,通过条件实验确定采用0.8 %氢氧化钠为浸提剂,浸提方式为超声提取5 min,电热板180 ℃加热1 h,采用铁盐比色法测定硫氰酸盐。该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12 %~0.93 %,加标回收率为95.46 %~100.50 %,已在黄金行业氰渣中硫氰酸盐的测定得到广泛应用。 关键词:氰渣;硫氰酸盐;浸提剂;铁盐比色法;浸提方式 中图分类号: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