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片状银粉作为银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备方法得到了广泛研究。阐述了片状银粉制备方法,包括机械球磨法、光诱导法和模板法等3种方法的工艺原理,分析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并对机械球磨法和模板法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片状银粉的制备提供参考。 关键词:片状银粉;模板法;机械球磨法;化学还原法;光诱导法 中图分类号:TD-9 文章编号:1
摘要:随着国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矿山需要更加重视爆破振动给人和建(构)筑物造成的不良影响。基于会宝岭铁矿爆破振动实测数据,利用萨道夫斯基经验公式研究矿山爆破振动衰减规律,分析爆破振动安全距离,确定不同中段开采的允许最大段药量,为矿山的安全开采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意见。结果表明:距离工作面1 197.21 m之外的房屋建筑不存在爆破振动安全问题,而矿区内保护对象一般离爆源400~500 m,若要达到0
摘要:为解决夏甸金矿充填存在的细颗粒尾砂处理困难、充填浓度低、充填体强度低等技术难题,开展了充填材料物理化学性质研究、细颗粒尾砂沉降特性研究、细颗粒尾砂强度配比试验研究、细颗粒尾砂充填料浆流动性能研究等,提出了夏甸金矿充填系统技术改造方案,并完成了现场技术改造。现场应用结果表明:细颗粒尾砂(-74 μm)在灰砂比1∶7~1∶8,充填能力≥60 %时,充填体3 d强度≥1 MPa,满足夏甸金矿开采要
摘要:为科学预测矿山地下开采对村庄、民房等建(构)筑物的安全影响,防止开采活动造成建(构)筑物的破坏,根据矿山地质和设计资料,利用地表岩移变形理论对主要矿体的地表最大下沉值、影响半径、地表最大倾斜率、地表最大曲率和地表最大水平变形值进行计算,确定理论上的保护等级;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矿山的开采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和总结了地表沉降值及地表变形的变化规律。通过理论公式计算,得出了矿区地表最大倾
摘要:针对全面推行电子雷管后企业爆破成本大幅上升的问题,提出采用电子-导爆索雷管混合起爆网络的起爆方法,利用导爆索起爆周边孔的方式替换电子雷管的使用。通过开展现场单因素试验,确定了电子-导爆索雷管混合起爆网络采用分段并联连接,周边孔和非周边孔分别采用不耦合间隔或连续装药,采用电子雷管进行毫秒间隔延时起爆等方式,获得的试验效果最佳。通过成本对比分析,推行新的起爆方法后,爆破成本将节约17.37 %,
摘要:破碎车间中控室操作人员配置较少情况下,为能够让中控室操作人员及时获取设备故障报警信息,搭建了一个统一的语音报警系统进行故障报警。语音报警系统能够将设备报警和故障信息及时通过语音播报出来,并将相应报警故障等信息进行存储,以便后期查找总结。语音报警系统在破碎车间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能够避免因破碎车间中控室操作人员发现、处理设备故障不及时而造成的事故,有效提高了破碎车间报警处理率,保证了生产安
摘要:某卡林型金精矿为典型难处理金精矿,绝大部分金被黄铁矿和砷黄铁矿包裹,直接浸出时金浸出率仅为7.8 %。针对卡林型金精矿提金困难、氰化提金污染严重等问题,创新性提出了加压氧化—铁矾分解—非氰提金方法。卡林型金精矿经加压氧化预处理和铁矾分解处理可实现包裹金的高效解离,氧压渣和破矾渣在反应时间2 h、活性炭用量50 g/L、搅拌速度400 r/min、温度30 ℃、pH值1.3~1.5、空气流量2
摘要:针对泡沫状态与浮选药剂用量的对应关系,采用泡沫图像分析仪与液位计等在线检测设备对浮选生产过程中的泡沫状态进行量化处理,建立泡沫状态与浮选药剂控制之间的对应关系。基于量化后的泡沫特征变量,对浮选药剂用量给出了指导意见,并为后续开展浮选药剂智能控制提供了基础。经过长时间现场观察和大量数据分析,验证了理论研究的合理性,对于提高浮选生产过程的效率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泡沫状态;泡沫图像;
摘要:对河南某金银铅锌多金属矿石进行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清该矿石工艺类型、主要回收目的矿物种类、粒度特征及嵌布特征等,为其制定合理的选别流程及技术条件提供了数据支撑。根据矿石及目的矿物工艺特征,确定了原矿重选—重尾浮选金银铅—金银铅尾浮选锌的选别流程,金、银、铅及锌都得到有效回收。 关键词:工艺矿物学;金矿物;银矿物;多金属矿石;选矿 中图分类号
摘要:为了进一步提高青海某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石回收指标,对其进行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金回收率的主要因素是细粒和微细粒级黄铁矿、毒砂的回收问题。由于大部分微细粒级黄铁矿和毒砂在磨矿作业时不易单体解离,造成部分金矿物损失。除此之外,脉石矿物包裹微细粒金也是金矿物的重要损失形式。建议采用阶段磨矿阶段选别的浮选工艺,提高金回收率。 关键词: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包裹体;黄铁矿;毒砂;单体解
摘要:刚果金某含碳硫氧混合铜矿铜品位1.27 %,矿石氧化率25.98 %,选别过程中存在药剂消耗量高、易泥化、选别指标低等问题。为实现该混合铜矿资源的高效利用,对其开展浮选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硫氢化钠用量为460 g/t、丁基黄药用量为190 g/t、Z200用量为120 g/t、2号油用量为180 g/t的条件下,采用两粗两扫三精的混合浮选工艺流程,可获得铜品位17.10 %、铜回收率8
摘要:针对西藏某大型铜钼矿选矿流程进行了详细的流程考查,并借助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损失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引入强力捕收剂、矿泥分散剂或进行矿泥开路试验、强化+0.100 mm和-0.010 mm 2个粒级产品的有效回收等措施,预计可提高金属铜回收率3~5百分点,为后续选矿工艺指标优化提供方向,奠定该铜钼矿山进一步“提质、控本、增效”的基础。 关键词:铜钼矿;流程考查;捕收剂;矿泥分散剂;开路浮
摘要:吉花金银矿床为中型浅成中低温热液型矿床,共圈定36个金银矿体,均赋存于北东向断裂蚀变带中。银物相分析表明,银以硫化物银、自然银为主,银、金总体上同体共生,且二者品位具有正相关性。主成矿阶段矿物组合以石英-黄铁矿-黄铜矿-金-辉银矿为特征。沿矿体横向(侧向)划分为4个蚀变分带。为了厘定热液蚀变过程中的物质迁移,对蚀变碎裂岩采用标准化Isocon图解法计算物质迁移特征,结果表明,蚀变过程中Fe、
摘要:通过对岱王山金矿床石英、方解石中流体包裹体、黄铁矿S同位素和方解石C、O同位素特征研究,探讨了成矿流体的性质、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结果表明:石英中流体包裹体分为气液两相包裹体(Ⅰ型)、含CO2三相包裹体(Ⅱ型)、纯CO2相包裹体(Ⅲ型)3种类型,成矿流体总体具有中温度(171 ℃~280 ℃)、低盐度(5.4 %~11.7 %)及低密度(1.07~1.13 g/cm3)的性质,为H2O-CO
摘要:烂泥沟金矿属于典型的卡林型金矿,矿体主要赋存于断裂破碎带中,围岩以半坚硬软弱层状碎屑岩类为主。烂泥沟金矿选用上向分层进路胶结充填采矿法进行生产采矿,并引入国际先进工作理念和方法,以Access数据库和Surpac三维矿业软件为主要工具,建立了完整的数据库体系和多个实用三维DTM模型、实体模型及块体模型,搭建地质、测量、采矿及生产管理人员共享共用的工作平台;基于Surpac三维矿业软件提供的二
摘要:吉家洼金矿床位于豫西熊耳山金银多金属矿集区内,近年来其深部找矿取得了一定进展。为开展进一步找矿勘查工作,在吉家洼金矿区应用激电测深取得了较好的探测效果。视极化率对含矿地质体的反应较为敏感,激电测深在16勘探线以北探测到高极化地质体,推测深部存在自北东向南西方向延伸的隐伏含矿斑岩体。通过钻孔原生晕样品测试,发现16勘探线具有高温元素W异常,侧面验证了激电测深的预测结果。该研究结果对熊耳山金银多
摘要:为探索秦岭金矿四范沟尾矿综合利用方法,以工艺矿物学特征为基础,分别进行制备烧结砖和免蒸免烧砖试验。结果表明:该尾矿矿物组成及粒度适宜制砖;制备烧结砖最佳试验条件为膨润土添加量15 %,成型水分7 %,成型压力15 MPa,升温速率10 ℃/min,烧成温度1 050 ℃,保温时间2 h,获得的烧结砖达到MU25级别,可在严重风化地区使用;免蒸免烧砖最佳试验条件为成型压力25 MPa,成型水分
摘要:某黄金冶炼厂氰化尾矿处理工艺存在成本高,处理后尾矿总氰化合物含量波动较大等问题,试验采用低温焙烧破氰法进行氰化尾矿处理。结果表明:在焙烧温度325 ℃、焙烧时间40 min条件下,处理后尾矿含总氰化合物低于5 g/t,且可大幅降低氰化尾矿处理成本。该研究结果可为类似氰化尾矿破氰处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氰化尾矿;低温焙烧;破氰;氰化物;焙烧温度
摘要:为准确、快速测定粗硒中金、银、铂、钯的含量,建立了氧化焙烧除硒、铅试金法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粗硒中金、银、铂、钯的方法。实验采用二氧化硅铺底,阶段升温至600 ℃,焙烧时间2 h,除硒效果较好,且不会造成金、银、铂、钯的损失;当试样量为10.0 g,试金硅酸度为1.0时,熔渣流动性良好,能够得到光滑圆润的贵金属合粒,经硝酸溶解后以盐酸沉淀分离银;选择Pt 265.945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