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双渐;苏小卿;《茶船记》;《三生记》;《留题金山记》 [摘 要] 双渐苏故事在宋代传奇小说《苏小卿》中已初具雏型,宋金诸宫调《双渐赶苏卿》则呈现出某些新的特质。文人创作的传奇小说与民间艺人的讲唱文学,虽属不同的故事系统,但二者的双向奔赴,共同助推双苏故事不断发展衍变。据明代《曲品》与戏曲选本比对,可知明传奇马守真的《三生记》即是《三生传》,与双苏故事密切相关,为同剧异名;而两本《茶船
[关键词] 《湘上诗缘录》;《张修府日记》;文本复原 [摘 要] 地域诗话《湘上诗缘录》脱胎于《张修府日记》,光绪十四年张修濬刻于长沙。其编纂成书经过了摘选、删削和改编重组,成书后具有独立性。张修府所撰二十余年日记属未刻手稿本,起讫时间为清咸丰九年至光绪六年,随着日记手稿的发现,《湘上诗缘录》价值已不同于同类诗话著作,通过文本复原,其评点特征主要表现为:过程性、交际性、教学性。以《张修府日记》为
[关键词] “新力量”导演;地域空间;空间建构;现实主义电影 [摘 要] 新世纪以来,国产电影现实主义的回归伴随着一批被称为中国电影“新力量”青年导演的成长,以风格化的作品诠释了他们对地域空间影像化的表现和现代性解读,他们的既不同于前辈电影人的空间观念,又有别于西方电影理论中的时空观念,以中国社会现实的地域性重新确立这种空间感,彰显了国产电影的文化自信与卓越的创造力。本文聚焦“新力量”导演电影的
[关键词] 京汉铁路大罢工;李大钊;白坚武;张国焘 [摘 要] 关于李大钊在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中的作用以及他与吴佩孚、白坚武的关系、参与罢工的张国焘等人的作为、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人数等问题,学术界的相关研究还存在薄弱环节甚至盲点。经考察可知,李大钊是早期京汉铁路工人力量的重要培育者和发动者,他利用好友白坚武为吴佩孚高级幕僚的条件,与吴佩孚三次会晤,为京汉铁路工人以及北方地区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 上海;书画市场;市场转型;艺术品收藏 [摘 要] 清末民国时期的上海是中西方文化碰撞交汇之地,其书画艺术品交易的市场化程度出现了近代化转型。将书画市场置于社会史、经济史和美术史的多重视角中,分析上海书画交易主体、交易场所及交易方式的变革,可以探究清末民国上海书画市场的转型及其运行机制中呈现出现代市场经济的特征。清末民国上海书画市场的转型受社会变迁、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的影响,也改变了人
[关键词] 具身体验;遗产保护;遗产旅游;负责任行为;人地关系;历史文化街区;大运河 [摘 要] 探索旅游者具身体验与遗产责任行为之间的关系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点———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为案例,对旅游者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划分具身体验维度,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旅游者具身体验-地方感-遗产责任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第一,旅游者具身体验可划分
[关键词] 乡村治理;媒介治理;乡村大喇叭;乡村微信群 [摘 要] 媒介技术在乡村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了解村干部利用媒介参与乡村治理的现状、困境,对于促进乡村治理、组织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村干部在现实语境中进行乡村治理时主要使用的乡村大喇叭和村级微信群后发现,二者的张力共治促进了村干部治理逻辑的转变、完成了村干部的上传下达并构成了乡村振兴的媒介平台,但也面临着传播器物年久失修
[关键词] 刑事司法;网络舆论;公众判意;开放性 [摘 要] 作为法治范畴的刑事司法与作为民主范畴的网络民意,共同服务于现代法治国家。在数字化背景下,网络舆论成为司法不可回避的外向型压力,同时,刑事裁判结果又能牵引网络舆论走势的价值导向,通过有效的“沟通”机制,重塑“舆论生态”。民众、新闻媒体对个案的舆论干预构成公众判意,其虽不能直接干预司法,但以“有形无形”的方式影响着司法裁判,刑事裁判的作出
[关键词] 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育人策略 [摘 要] 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作为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发展的新课式,担负着思政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责任。目前,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面临队伍观念转变难、教育价值取向难、任务要求落实难、资源环境营建难等“四难”现实困境,其主要存在历史发展逻辑把握偏向、现实发展逻辑观照不足、底层发展逻辑驱动弱化等几个方面原因,对此,应以建设系统有
[关键词] 水文化;张謇;水利高等教育 [摘 要] 张謇一生与水结缘,被称为“水利状元”,或“水状元”,他有着丰富的治水实践经验,饱含治水情怀。水文化视域下的张謇精神体现了润泽万物的仁爱慈悲、百折不回的坚韧执着、顺势而为的灵活变通、虚怀若谷的谦逊务实。张謇的精神及其水利教育思想对当代水利高等教育影响深远。河海大学秉承张謇的教育理念,以德为先,重家国意识;脚踏实地,重实践能力;德智体美,重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