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统一战线与全过程人民民主之间存在着耦合共生关系,一方面两者在内容上相互包容,另一方面两者在实践中互为条件。统一战线与全过程人民民主之间相互给予、共同发展的耦合共生关系并非自然形成,而是中国共产党有意识地建构的结果。统一战线与全过程人民民主之间的耦合共生关系,起源于统一战线与民主的联系,形成于统一战线与人民民主的耦合共生,最终成熟于统一战线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耦合共生。团结和民主的同构是两者
摘 要:统一战线是一种政治联盟形式。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对统一战线的领导,通过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中,统一战线具有凝聚共识与汇聚力量、权力监督与决策优化、完善治理与促进发展的功能。统一战线拓展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的广度和深度。统一战线治理功能的凸显,具有坚实的制度
摘 要:制度性建设即制度体系、实践操作与运行机制的制度化、规范化与程序化,是制度建设的关键环节,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形成发展完善,本身是制度性建设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局部到全面的演进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建设逐渐步入确定性、稳定性、现代性的发展轨道,即制度性建设阶段。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制度性建设经历了关联演进历程: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87
摘 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统一战线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机制,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与共同富裕有着内在联系。其中,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蕴含着统一战线特质,统一战线大团结大联合的本质为实现共同富裕营造了稳定的政治秩序,统一战线正确处理一致性与多样性关系并为共同富裕凝聚了共识。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统一战线以凝
摘 要: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形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进一步系统谋划了保障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制度体系的发展和完善问题。深刻把握全会精神,需要立足制度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契合互进的底层逻辑,明确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的底层逻辑和核心要求是保持国家自主性、发展人民性和体现文明的超越性。这是由后发外源型现代化的时空境遇、人口规模巨大的半边缘状态以及社会主义
摘 要:“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则之一,也是对改革开放特别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经验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制度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观点,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对制度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重要论述围绕制度建设的领导论、目标论、价值论、体系论、方法论、自信论、执行论展开,深刻回答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摘 要:中国共产党以矢志不渝的改革举措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脉络揭示了改革与现代化建设的深刻联系,中国式现代化正是在连续接力的改革历程中逐步走向成熟。从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出发,全面深化改革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在逻辑层面具有紧密相连、互为依托的辩证联系。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不竭动力,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旨归,二者密切关联、双向互动并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
摘 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主要任务,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中国政治的核心议题。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构成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方法论。“三个更加注重”既是作用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统一体,也是分别指向改革系统性、结构性和协同性的联系体。坚持“三个更加注重”是用好已有改革经验的必然要求,也是化解重大风险挑战的客观要求,更是促进制度优势转化为
摘 要: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其历史性成就的取得得益于诸多动力要素的优化组合与有效驱动。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机制是由改革源动力、政党领导力、人民推动力、目标导向力、制度执行力、实践创新力等多种动力要素构成的动态系统。其中,改革源动力是指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政党领导力是指坚持党的领导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人民推动力是指以人民为
摘 要: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肯定了一个中国原则,是绝大多数国际组织处理所谓台湾参与问题的基本遵循,没有产生过任何争议。美国出于对华全面竞争与对抗的目的,以扩大台湾参与国际组织为借口,以多种方式歪曲2758号决议:一是美国学界和政界无中生有地制造所谓2758号决议“争议”;二是推动台湾取得国际组织的“适当”资格,掏空2758号决议。从未来动向看,美国妄图迫使联合国大会重新解释2758号决议或
摘 要:“迁台记忆”档案是台湾同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也是反对“台独”分子及其历史虚无主义的锐利武器。由迁台、记忆、档案三个要件有机组成的“迁台记忆”档案,真实反映了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和两岸关系的历史变迁,在铸牢台湾同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迁台记忆”档案为台湾同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精神养料:通过两岸同胞协力编修族谱、推动族谱对接等互动实践,给予台湾同
摘 要: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NED)从表面上看是一家创建于美国境内、行动遍及全球的非政府组织,但从其运作模式尤其是收支状况、人事安排、组织架构、目标手段等四个核心要素来看,该机构实则是以“民主促进”之名、行干涉他国内政之实的美国政府“白手套”,已成为美国巩固、护持与扩张其霸权的关键工具。近年来,NED的全球“民主”干涉行动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主要包括年度收支与国会拨款持续稳步增长、干涉手段日趋间接
摘 要: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以释放历史诠释权为名放逐客观性告诫的虚假意识形态,用带有强烈唯我论色彩的历史叙事集中指向庄严厚重的“四史”,试图从领导力量到具体内容的总体性虚无中歪曲中共党史,聚焦失误与细节的选择性虚无中抹黑新中国史,攻讦前后“两个时期”的对比性虚无中质疑改革开放史,从理论到未来的动态性虚无中否定社会主义发展史。其内在机理在于依循解构—颠覆—重构的逻辑,以从整体到真相的全面解构为逻辑
摘 要:自2016年美国大选以来,美国政党政治开启并持续经历着复杂的结构转型。虽然这一转型目前尚未完成,但已在两党政治、共和党及民主党内政治三重结构性维度取得不同程度进展并渐趋清晰地预示着未来方向,为我们观察2024年美国大选提供了分析框架。就两党政治结构而言,传统极化视角已无法勾勒其全貌,极化、钙化与部落化“三化”叠加成为理解这一转型的关键。就共和党内政治结构而言,“让美国再次伟大”从理念到派
摘 要:2024年印度大选是印度政党政治走势的关键节点。相较于国大党执政和印人党执政时期,“莫迪3.0”时代的政党政治发生了新变化,主要表现在:政治生态上,从印人党一党独大到政党联盟回归;政治参与上,从政客崇拜到理性选择;意识形态上,进一步强化印度教民族主义;选举策略上,社交媒体和人工智能全方位介入。背后的原因既有经济高速增长与社会结构失衡的矛盾,也有大国崛起叙事与国内群体割裂的矛盾,还有对外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