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课标 阅读说明性文字以及非连续性文本,能区分事实和观点;能提取、归纳、概括主要信息,把握信息之间的联系,得出有意义的结论;能利用掌握的多种证据判断信息的真实性与可信度,能运用文本信息解决具体问题。 [考][点][梳][理] 考点一 信息分析辨识 ◆典型中考设问 (2024广东卷第12题)下列是对材料的理解与分析,请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 ◆方法指津 ◆常
2~3版 一、1.D(本段中运用了类比论证,将“穿衣服扣扣子”与“为人处世或为官做事走好人生每一步”进行类比,强调了一开始就做好的重要性。) 2.示例:文章第②段通过讲述明代徐溥从年少到后来为官,一直坚持用放黄豆和黑豆的习惯来检视自身言行举止,不断完善自我的故事,引出下文的观点。 3.示例:可以。这则材料讲述了宋代诗人曾几任台州知州时,花费许多精力送还渔民买蚶菜钱,并且再也不吃蚶菜的故事,体
(共32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相关小题。(10分) 街头又见糖葫芦 赵文新 ①如一枝枝红梅,灿烂了冬天的街头。“冰——糖——葫芦——”那久远的吆喝声仿佛隔空传来。 ②冰糖葫芦,简称糖葫芦,是北方冬天常见的小吃——东北地区称其糖梨膏,天津称其糖墩儿,安徽凤阳称其糖球。一般是将山楂用竹签串成串,蘸上麦芽糖稀。糖稀遇风迅速变硬,吃起来酸甜可口,回味悠长。 ③相传,冰糖葫芦始于南宋绍熙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