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跑回来,经过一个路口,有个卖菜的老妇,只卖两样,小葱和草莓。小葱散落于铺放在地上的一块塑料布上,带着湿土和露珠。草莓装在竹篮里,红艳,水灵。 我挑了一把葱,递给摊主。她接过去,放进称盘,说,三块。 真便宜呀。我心里这样嘟哝着,掏出一张票子递给她。她不理,伸手从塑料布上拿起两棵葱,和称盘里的捆一起,递给我,顺手将票子接过去。 草莓多少钱一斤?她抬起头来望着我笑,不是草莓,香莓,两块钱一斤。
故乡风俗:常生病遭灾的小孩,须吃千家饭,穿百衲衣,方能祛病化灾、长命百岁。我小时候经常生病,父母就让我吃千家饭,穿百衲衣。 吃千家饭,就是挨家挨户讨一把米混在一起煮饭吃;穿百衲衣,就是挨家挨户讨一块布缝在一起做衣穿。千家饭象征性地吃一顿就够了,百衲衣却要常穿,有点像“护身符”。 小时候,我不愿意穿百衲衣,爹娘不知说了多少好话,就差没跪下磕头了。10岁那年,妹妹在灶前烧红苕吃,不小心把柴堆烧着了
(总分:36分 时间:30分钟)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基础存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我为数不多的记忆里,姥姥把老屋修葺过两次,其他地方不见得比之前美观多少,但灶台切切实实地发生了变化:原先由暗红砖瓦搭建的jiǎn lòu土灶披上水泥外衣,像在打满补丁的衣服外罩了一层披风,掩盖掉里面的破败;后来水泥外又被贴了一层
滴水之恩 唐 敏 (标题设置悬念。“滴水之恩”指的是什么?事件的主人公是谁?) 紫红色的天空渐渐变得暗黑。我握着桑木棍,孤单地走在山路上。(开头的环境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同时渐渐变黑的天空也营造了一种紧张的氛围。这样的时间“我”却“孤单地走在山路上”,让人不禁发出疑问:“我”为什么会“孤单地走在山路上”?“我”的目的地是哪里?“我”为什么要去那里?“我”真的要“
写作指南针 写文章好比做衣裳,有选取材料的问题。如果选择上好的面料做衣裳,做出来的衣裳就美观。如果面料质地低劣,即使工艺高超,也制不出好服装。所以人们常说,写作文,三分在技巧,七分在选材。那么如何选材呢? 首先,选材要着眼于新。选材新而立意深,着眼于新鲜材料,对深化中心效果明显。选材要新,材料选得好,作文就成功了一半。其次,选材要兼顾细节。细节对表现人物往往有独特效果。俗语云“细节决定成败”,